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提升营商“软环境” 打造发展“硬动力” □通讯员 王敏敏 邢杰 张中洋 吴建华

淄博日报 2016-09-20 00:00 大字

近年来,高新区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先手棋”,大刀阔斧地开展“三最”城市建设,一场为市场松绑、向群众让利的“自我革命”在高新区展开。

“没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作支撑,转调、创新、税收、民生都无从谈起。要时刻牢记服务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要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来常抓不懈!”市政府党组成员、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荣喜强调说。

五个“率先”助推制度改革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高新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调整完成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率先编制完成《行政权力清单》和《高新区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和《规范使用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规定》五个“率先”。通过严格审核、清理规范,高新区将包括垂直部门在内的18个部门132项行政审批事项(含子项230项)纳入《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共保留12个部门(单位)1336项权力事项。编制完成了《高新区政府部门责任清单》,包括各部门责任事项1459项。同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按照“依法监管、审监分离、高效便民”的原则,要求各部门落实监管主体责任,完善监管制度和途径,建立健全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并对外进行了公布,有效杜绝了管理缺位现象发生。此外,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明确中介机构的准入制度、行业禁入制度和行政监管机制等,打破中介垄断,规范中介机构职能和加强服务监管。

两个“最少”激活市场活力

整治中介服务乱象,打造“清爽、透明”服务环境。为进一步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促进中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高新区编制完成《高新区部门(单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和收费项目清单》,共保留8个部门26个行政审批项目的25项收费(含垂直部门1个,4项收费),实现了在全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最少。通过做好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工作,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激活了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了简政放权红利,从而促进了政府依法行政、厘清了政府和市场的界线。同时,高新区制定公布《高新区区级“三最”城市指标》,共保留审批事项47项,收费项目6项(不含垂直管理部门),审批事项承诺时限总体压缩53%,审批事项数量全市最少。此举进一步增强了发展动力,满足了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个“平台”优化服务流程

高新区坚定改革决心,搭建了中介机构服务平台。通过严格筛选,择优吸纳中介机构111家入驻平台,彻底杜绝了“红顶中介”,使中介机构去掉“行政化”和“垄断化”,降低服务收费、优化服务流程,真正实惠于民。同时,通过量化考核,加强对中介机构监管,根据中介机构资质变更、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等情况,及时进行更新、调整和通报,营造公平、公正的中介服务环境,实现便民利企。

环境好不好,群众是主考官,企业是主裁判。“我们项目入驻高新区以来得到了各个部门的帮助,非常顺利地拿到了立项、报建等相关手续。去办理手续,工作人员在耐心解答、一次性告知的同时,还为加快手续办理速度出谋划策,协调代办相关审批环节以及涉及上级部门的行政审批等事宜,特别是将中介服务职能归位于市场,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降低了企业成本,为项目顺利开工、合法依规建设、早日建成投产打下了良好基础。”淄博汉能光伏600MW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负责人田迪这样告诉笔者。

只有坚定不移地把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才能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如今,高新区正走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做好服务工作,是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现实需要,也是有效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高新区将畅通服务、精准发力,严格落实“三最”城市指标体系,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职能,让软环境成为促进发展的有力支撑,让改革的春风化为发展东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新闻推荐

诗礼传道培养明礼仪敢担当的时代学子 ——新建淄博高新区第一中学侧记□杨长征张晓张俊

淄博高新区第一中学位于西五路和兰雁大道交叉路口,紧挨银泰城,是高新区总投资1.6亿元新建并正式启用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的全日制公办初级中学。该校占地面积56695平方米,建筑面积33348平方米。...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