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慈心演绎医患真情 ——市中心医院深化亲情化服务纪实□本报记者 王玉芬 通讯员 张玉文

淄博日报 2014-11-03 04:56 大字

“我今年9月荣获淄博市首届长寿之星金奖康复之星,我首先想到的是淄博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一是感恩,二是报喜。是他们在我两次重病期间,以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使我重获新生,延年益寿,拥有幸福的生活。”10月29日,85岁的高龄老人吕济堂和女儿手捧锦旗来到淄博市中心医院党委办公室。

一个感人的故事,跨越5年的两次医患情缘。吕老2009年患直肠癌,在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非常成功。当时医护人员认真负责、待病人如亲人的情景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2013年,吕老患严重的冠心病又住进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现任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主任赵云鹤综合考虑老人病情,制订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毕朝晖医师一起,为吕老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使心脏功能恢复正常,现在吕老健康如常,能骑自行车买菜,还坚持步行、打太极拳等。评上康复寿星后,市内外许多老人来电来访,求教战胜疾病和长寿之道,他都热心帮助。这次来院吕老还专门为普外科和心血管内科写来感谢信。

该医院在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思想道德教育、便民正风、微笑服务、学楷模见行动等活动紧密结合,立足以病人为中心,着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出让“技术更精益”、“治疗更规范”、“服务更温馨”、“流程更便民”,使医院成为温暖人心的地方。

为吕济堂手术的胃肠外科,是“全国文明号”和“雷锋岗”科室普外科的亚专业科室。胃肠外科坚持立足工作岗位,传播雷锋精神。该科病人多、手术多、急症多。医护人员把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把每一例手术都视为第一个手术,认真对待每个治疗细节。由于大手术多、插管病人多,护理任务繁重。对肠梗阻病人的灌肠治疗,对直肠癌术后病人的造口护理等,不仅要求动作干练,更需要不怕脏、不怕累。肠癌术后病人初期粪便稀,粪水外溢,粘满了造口周围。护士长杨春霞亲手为病人做护理,并手把手地向亲属传授护理常识。病人造口需要长期护理,杨春霞组织了造口病人沙龙,通过电话咨询、护理换药、举办造口护理讲座等,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拥抱健康生活。目前,沙龙会员达100多人。

在赵云鹤桌上有一个厚厚的记录本,上面记录着病人住院时间、治疗、康复效果等信息。赵云鹤自1987年开展心脏起搏器治疗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带领团队在不断提升技术的同时,更注重病人预后康复效果。他们对住院病人登记在册,保持经常化的联系,定期随访、复查、调试起搏器。年复一年,对病人的健康关注成为他们临床工作的重要部分。护理组开展让病人舒心、顺心的亲情化服务。护士长陈凤带领团队创办了“温馨护心日”,每周五义务为病人举办健康讲座。

在医院救死扶伤的战场,真善美的人间真情每天都在上演。“他们,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责任;他们心甘情愿、日日夜夜守护着我们的健康。”两腺外科病人亲属千江月在感谢信中写道。

新闻推荐

名记者名编辑成长分享会举行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