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尊贤重才 智变惠民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甲之后看发展”系列报道之人才篇□本报记者 胡丽萍 通讯员 李爱学

淄博日报 2014-11-14 04:52 大字

一所地市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荣膺三甲后,该如何培养、引进、管理和用好人才?1年来,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尝试以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突破点,探索建立自有人才与引智借智相结合的多元化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全力熔炼高素质、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队伍。

人才培养的国际魄力

日前,一位80岁老人躺在了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外科大夫李磊的手术台上。老人右颈内动脉里的斑块,已经堵住了90%的血管,好比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流入脑血管,导致脑中风。这台难度极大的手术,在短短60分钟后完美收官。

李磊是在医院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战略下培养起来的人才之一。2011年,李磊作为中美脑中风协作组中方组成员,被医院派往北京安贞医院,跟随中美脑中风协作组中方组组长张勤奕教授学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又赴美国盐湖城IMC医疗中心学习,师从于中美脑中风协作组美方组组长道格拉斯博士。2013年回国后随即开展CEA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淄博市最早开展CEA手术,并且完成病例数最多的医院,手术指标和安全性均达到国际标准。

国际视野培养人才、不求所有引智借智、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是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一以贯之的人才战略。三甲之后,医院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专业人才58名,为加强医院的专科建设和后备人才队伍打好了基础。通过开展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竞聘工作、完善激励政策等措施,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在全院营造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科研创新的引领优势

充满活力的科研平台,是一所医院梯级人才发展的必要保障。

三甲之后,医院坚守“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独辟蹊径,积极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科研创新上的引领优势,搭建充满活力的科研平台。作为全市卫生系统唯一一家入选淄博市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段明福劳模创新工作室”,突破了“单兵作战”的局限,让“劳模”称号不再是“个人光环”,变成了医院的“创新孵化器”,一批精尖专业人才相继脱颖而出,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计划今年完成科研鉴定项目6个,申报市级项目4个,申报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2个,立项1个。审批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8项。

科研平台的创建、良好科研环境的创立,在医院营造出和谐进取的工作氛围,安心做研究、做学问、做临床工作蔚然成风。

智变惠民的人才力量

11月7日,来自淄博市临淄区的先心病患儿君君在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了,这也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100%成功率开展的第205例先心病手术。不到2岁的君君出生后不久即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多方考量后,父母为她选择了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手术。

作为淄博市先心病手术的第一品牌,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培养的先心病团队让许多患者免于奔波之苦,在家门口就可以做上高质量的心脏病手术,获得幸福“新生”。

三甲之后,医院人才建设更上层楼。瞄准介入、肿瘤、中医、血透、康复等重点专科建设方向,千方百计引进实用型人才为我所用。10月17日,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介入科成功开展了肝癌介入治疗技术,随后又接连开展了多例综合介入治疗手术,以创伤小、效果好的介入治疗效果受到了病人好评。

近日,淄博市超声诊断专业质控中心挂靠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成立。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淄博市超声学会主任委员、超声医学专家段明福当选质控中心主任。真正实现了全市超声医学学术、科研、质控相互融合,打造了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和广度的团队。这一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职务花落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从一个侧面印证着医院老中青相结合三层人才梯队建设已经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人才的能量在这里聚集,惠民无声。

新闻推荐

新亮点新高度 ——著名画家于受万从艺50年大红袍画集出版发行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