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姚芹:决不放弃一个结核病患者 □淄博市博山区结核病防治所 李桂林

淄博日报 2014-10-31 04:57 大字

姚芹,一位坚守在结核病防治岗位上的普通工作者。

虽然没有普济救世的惊天动地,没有问鼎科研高峰的荣耀,没有逆转生死的回春妙手,但是在这平凡的岗位上,15年来,她坚持一言一行,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她治愈的不仅是病痛,更重要的是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希望。想的、说的、做的,一点一滴,都渗透着姚芹的良苦用心,对患者而言都是最贴心窝的温暖与感动。

多想一点,患者心理负担少一点

一次,刚刚工作的姚芹跟随老同志到一处偏僻山村走访一位中年女性结核病患者。一进门,患者显得恐慌不安,甚至眼神里透着戒备和怀疑,当得知是来了解她的病情和赠送药物时,患者大哭起来。姚芹被这一幕震撼了。她主动走上前去,劝慰患者,与患者聊天,原来这位患者命运多舛,患上这难以启齿的痨病,更是雪上加霜,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结核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超出姚芹的想象。

“结核病已不是不治之症,但对结核病的认识误区却依然根深蒂固,很多患者不愿治疗,也遭到邻里乡亲的排斥。我们去送药,却可能给患者带来很多困扰。”姚芹感慨。

从此,只要走访患者,姚芹从来只穿便装,每次都会提醒司机将车停在很远的地方,并一再叮嘱“向导”和随行的同志,如果不小心被别人发现,就谎称是走亲戚的远亲,生怕给患者带来一点不便和负面影响。姚芹还主动将手机号码告诉每一位结核患者,24小时开机,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帮助。每一个小细节,姚芹看来都是关乎患者的大事。

多做一点,因病致贫返贫少一点

“姚大夫啊,真是好人。”陈大爷质朴的话语充满对姚芹的感激,“没有姚大夫,我的病好不了,女儿也考不上大学了。”

2006年年末,陈大爷患右膝关节结核,因病欠下很多债,已走投无路。拄着拐棍、拖着一双病腿来求诊,一见到接诊的姚芹,哀求道:“大夫,求求你,救救我……”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膝关节结核不能享受免费治疗,姚芹见状立即向单位领导汇报,申请特殊处理,给予免费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陈大爷病情渐渐好转。

然而,正当姚芹为之高兴时,陈大爷却不见了踪影。原来,不忍饱经风霜的父亲再经受病痛的折磨,女儿决定放弃学业赚钱养家,对女儿抱有极大希望的父亲才做出了不再治疗的无奈之举与之“抗衡”。姚芹与陈大爷的女儿促膝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谈就是几个小时,鼓励她完成学业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临走时,姚芹将自己兜里所有的钱全部留给了父女俩。3个月后,陈大爷的女儿如愿考上了大学,而陈大爷也已痊愈,幸福的生活刚刚开始。

“结核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希望。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给予他们更多关怀和帮助。”这是姚芹从医的信条。

多爱一点,单亲孩子结核少一点

程娜(化名)高二时被确诊为传染性肺结核。为了让孩子安心治疗,姚芹亲自到学校办理休学手续,同时,对其学校与程娜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主动到程娜所在班级给同学们讲述防治结核病的有关知识,解除老师和同学们的恐惧心理和对程娜的成见。在程娜重返校园时,同学们不仅热情欢迎她回来,还积极帮助她补上功课,让这个单亲家庭缺少关爱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为了不耽误程娜备考,每次复查时间姚芹都定在放学后,其实那时防治所早已下班,这个时间表一直坚持到程娜痊愈。

了解到这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性格脆弱、敏感,不愿与他人交流,封闭自己,姚芹主动联系程娜的爸爸,倾谈程娜的病情、学业和成长,建议多与孩子交流,并给出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经验。

近几年,单亲家庭的孩子患结核病越来越多,姚芹很忧虑,“这些特殊的孩子患病发现、督导、管理都比较困难,悲剧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采访中,姚芹一再请笔者呼吁社会关注单亲家庭里孩子的成长。

姚芹,一个普通的结防工作者,不论治疗过程多么曲折艰难,她从不放弃一个患者,她的付出,早已超出一个医生的职责范围,她将医者仁心化作一句鼓励、一点关怀、一双援手……将爱与希望传递,15年不曾改变,生生不息……

新闻推荐

聚焦“一圈一带”网络媒体山东行走进淄博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