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30年前“国窑”为何花落淄博?

淄博晚报 2014-09-09 17:11 大字

今年已82岁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对淄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每年陶博会上几乎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淄博人也非常敬重、非常感谢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因为他是淄博成为“当代国窑”的功勋专家。

张守智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由张守智的特殊经历和对淄博陶瓷的特殊贡献决定的。从1953年开始,张守智还是一名大学生的时候,他就参与中央国家机关用瓷的选择、设计,尽管当时还没有国窑、国瓷的说法。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国家机关、国宴用瓷,代表日用陶瓷的最高水平,这样的瓷器选在哪里烧造呢?张守智回忆说:“由于景德镇数百年官窑的影响,当初接到国家任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到那里去考察,后来中央国家机关用瓷也确实来自景德镇。国庆十周年,用的也是景德镇瓷器,国庆15周年国宴用瓷,则来自湖南醴陵。”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初期。

30多年前,张守智作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师,带领陶瓷专业学生到淄博进行毕业设计,他们住在淄博瓷厂招待所,与淄博硅酸盐研究所所长杜祥荣离得很近。当时淄博的滑石瓷已经过省科委鉴定,这是填补全国空白的发明。张守智回忆说:“杜所长知道我是搞陶瓷设计的,就对我说,老张啊,我们又有新材质,你帮我们设计茶具吧?”张守智当然很感兴趣,就设计了茶具、餐具,新材质性能果然不一般。张守智说:“直到今天,全中国酒店业用的强化瓷,这么大的产业,都受益于淄博,受益于当时的硅酸盐研究所。”

后来淄博研制成功了高石英瓷。还是在30多年前北京的一次展览会上,展出了淄博的高石英瓷器,一个啤酒壶和两个啤酒杯。这次展览会上,张守智遇到了杜祥荣。杜祥荣说:“张老师,我们又研制出一个新瓷种高石英瓷,这套酒具就是,展览会结束后,送给你吧。”

熟悉陶瓷材质的张守智当然明白,这是一种全新的材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转眼到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张守智和他的同事接到了设计国宴用瓷和中央国家机关用瓷的任务。就在他们商量是去江西景德镇还是去湖南醴陵时,张守智说:“这回咱哪里也不去了,就去山东淄博,他们发明了几个新瓷种,高石英瓷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只有淄博有,能够代表新中国陶瓷材质的最新成就。”张守智把杜祥荣送给他的一套啤酒具拿了去,说这就是高石英瓷。

张守智和他的同事们来到淄博,和硅酸盐研究所、淄博瓷厂通力合作,餐具很快就设计、烧造完成,拿到北京顺利通过验收,淄博陶瓷从此进入中南海,“当代国窑”从此起步。

张守智颇有感慨地说:“为新中国瓷器作出贡献的是淄博人,荣誉是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换来的。那时各方面条件并不好,但淄博人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任务义不容辞的精神,是让人感动的,是值得学习的。”

(文/晚报记者伊茂林通讯员尚桂汝图/通讯员马颜铖)

新闻推荐

名师集一堂教育满园春 市教育系统召开先模代表座谈会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