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同侪骄傲 练达人生

淄博晚报 2014-09-12 17:10 大字

画家王学春谈齐辛民的艺术人生

□晚报记者李光桢

作为与齐辛民同时代同一个地方出生,同在一个单位参加工作,革命友情持续了近50载,直到现在愈加芬芳,且同样在书画界颇负盛名的王学春老人来说,他与齐老的关系“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我们都调来张店后,但凡老齐出差在外,都会把家里的钥匙放在我这里。即使现在我们身处两地,也是电话不断。而且,只要他回淄博,肯定要来我这里坐坐。”说这话时,王老神态安详,好似正在追忆,一丝自豪与欣慰的情感氤氲其中。

“老齐人品好,厚道,忠实可靠。年少时就喜欢上书画,经过勤奋地学习,克服种种生活和学业中的困难,最终考取了山东艺专,成为那个年代我们同辈中的佼佼者,不容易啊。”

山东艺专毕业后,齐老被分配到了临淄区文化馆,与王学春成为同事。这种人生的因缘际会,让他们都很珍惜这难得的缘份,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不分彼此,齐头并进。“那时,无论是下乡,还是到部队去画画,我们俩人都是最佳搭档。一起工作,一同学习,共同进步,每天都是快乐中度过的。那时,我们多年轻啊。”王老一丝向往的眼神望向远方。

有一年,齐老与王老被借调到昌潍地区搞绘画创作。他们下榻的地方,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办公的地方。在那里,他们有幸结识了当时在省内已颇有名气的画家焦岩峰、孙爱华夫妇。不大的年龄差距,共同的艺术追求,拉近了他们的关系,天天以绘画为媒介,互相学习,不断提升,敏而好学不亦悦乎。不仅理论与画艺得到了提升,也结下了一段艺界的佳缘。

至今,王老仍对齐老于1964年创作的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并在山东乃至全国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的画作《看新磨》记忆犹新。“他画得非常得好!构思非常得巧妙!这在60年代就是一个艺术高峰。”

在王老看来,艺术与生活,继承与发展,容纳与创新,是几十年来,齐老坚守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思路。不管是早期的人物画、年画、剪纸,还是如今的大写意花鸟画,都取材于生活、注重生活,自然朴素中带着强烈而真诚的情感,不是刻意安排或是以技巧制作的。而且,他的画里有扎实的传统笔墨,丰富的传统技法,还有传统的文化精神、文化修养、文化内涵。总之,是生活滋养了齐老的人与画,使他有着不断的创作题材和创新动力。

“多少年来老齐一直在研究在探索,他锲而不舍在追求那种‘笔墨之内有穷尽,笔墨之外无穷尽’的高境界。如今,虽然他的绘画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但他从不墨陈规,仍在不断寻求突破。比如他所画的飞鸟的翅膀,便开创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范例,不仅优化了构图造型,而且强化了整幅画作的意境,实属可贵。”

齐老给王老印象最深刻的,除了艺术上的创新震撼外,便是对于弱者或社会底层人物,始终秉怀着的那颗悲悯之心。“市里有位画家叫耿家勇,双目失明,生活困窘。老齐知道后,便主动去看望他。当走进耿加勇的家后,老齐被深深震撼了——唯一像样的家当,就是一台小黑白电视机,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实不为过。但耿加勇这种眼睛瞎了仍在搞艺术,且成绩斐然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老齐。于是,在此后的日子里给予了耿加勇诸多力所能及的帮助。”

王老还记得这样一件事。有一年,他陪着齐老到集上买年画。看到中意的年画后,摊主要价1毛,而齐老付了5毛后,拿着画便快步离去。王老追上去:“还没找你4毛钱呢?”这时,齐老才发现自己光顾着高兴了,竟忘了多付了钱。要知道,在那个年代,5毛钱可买一斤猪肉呢!摸了摸头,齐老憨憨地笑了笑,说了声“算了吧,都不容易”,没再追要剩余的钱。

“老齐对艺术的专注投入,对人生的洞明练达,由此可见一斑,让人由生感佩。”这,也让如今均已近耄耋之年的两位挚友心手相携,友谊之花开得更艳、芬芳更郁……

王学春,1939年生于临淄。中国舞美学会终生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淄博市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淄博市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王学春近照

齐辛民柱顶红

新闻推荐

签名售书场面火爆 “帮主”阿速来淄博了!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