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舞蹈,已从热爱变为责任

淄博晚报 2014-08-25 17:12 大字

“我的团长我的团”团队小档案:名称:市群艺馆中老年民族舞团人数:40人领队:李同凤副领队:李虹王爱华

8月19日,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舞蹈世界》栏目中,一支名为《山那边的女人》原汁原味的山东海阳秧歌舞,让全场沸腾了。这群来自山东淄博,平均年龄60岁的中老年舞者,也随之走入荧屏观众的视野。

央视大舞台,亮出淄博风采

“我们这支队伍所有的队员都不是舞蹈或者相关专业出身,完全是退休后加入了舞团后才开始修炼的基本功,这次能走出淄博、走出山东,走上央视大舞台,被这么多人认可,我们很自豪,我们为家乡争光了。”昨日上午,在位于市群众艺术馆6楼的排练厅里,市群艺馆中老年民族舞团领队李同凤兴奋地对记者说。

回忆起参赛时的场景,李同凤与队友们至今仍难掩激动。“那天晚上的《舞蹈世界》共有5个节目,我们是第4个,当时第1个节目一登台我们都震撼了。”舞团的副领队李虹告诉记者,那是一支来自西北民族舞蹈学院专业学生带来的舞蹈。“那种专业技巧,我们确实自愧不如,必须向人家学习。”队员们当即暗下决心。

虽然敬佩专业舞团,但由淄博市群艺馆中老年民族舞团的18位队员带来的《山那边的女人》,同样以独到的韵味和特色赢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喝彩。“这么纯正的山东海阳秧歌已经不多见了,这样一支中老年业余舞蹈队能将舞蹈中的扭、拧等专业动作做的如此到位、将舞蹈中的情感表达的如此淋漓尽致,实在是难得。”一位评委如是说。

对于这些平均年龄已经60岁的中老年人来说,这样的荣誉无疑是至高无上的。在收获了成功的背后,是他们日日训练的艰辛付出。“那次演出回来后,每个队员都累的不行了,毕竟都是花甲之年的人了。因为腰酸腿疼的毛病,好几位队员当时都是先吃了止疼药才登的台。”李同凤心疼地说。

成绩的取得,并没有让这支来自民间的队伍骄傲,因为每一个队员的心里早已将对舞蹈的热爱,转化为一种为家乡争光的责任。“现在我们就想排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亮出咱们的淄博风采。”今年58岁的队员王爱华说。

一路舞来,辛苦中满是欢笑

一路舞来,故事还要从头说起,淄博市群艺馆中老年民族舞团的成立原本只是偶然。

2013年春,淄博市群艺馆开办了一期免费舞蹈培训班,报名者甚多,在跟随专业老师学了一段时间舞蹈后,很多学员萌生了成立舞团、长期活动的念头,随即最初由30人组成的团队有了雏形。“我们这个舞团得益于市群众艺术馆的全力支持,有专业老师每周为我们上课,有专业排练厅供我们排练。”李同凤告诉记者,硬件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后,就是队员们克服自身困难的时候了。

“刚开始我们每周固定活动两次,后来随着参加各种演出的机会增多,我们训练密度增加,尤其是近几个月几乎都没怎么休息。”今年64岁的另一位副领队王爱华,与团里的一位队员重名,她对团队成员的情况掌握的比较熟悉,并将一件难忘的故事一一向记者道来。“有一位队员,就在我们去北京演出的前一天父亲突然去世,为了不影响整体演出效果,她强忍着悲伤坚持登台;还有一位‘新娘子\’为了如期演出,误了过门的吉时……”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团队的成员都是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的家庭主妇,正是对舞蹈的热爱和责任,让大家坚持下来,并让其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加舞团后,感到整个人气质都变了,特别有自信。”“现在我都成了我们社区的‘明星\’了,我都会告诉他们是优秀的团队熏陶了我。”“现在继续跳舞不仅是热爱,更有一种为家乡争光的责任和使命感。”……听到队员们发自内心的话语,领队李同凤很是欣慰。“这么优越的环境,这么优秀的团队,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到底、练好内功、为家乡争光。”

(晚报记者赵瑞雪)

新闻推荐

别开生面的钢琴音乐会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