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山头街道河南东村 古窑村,传承千年陶瓷烧制技艺
博山圆窑
匣钵墙
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筑
有“陶瓷之乡”美誉的博山,陶瓷业自北宋以来就扎根落户。曾经密集、今朝尚存的一座座老窑,是这片盛产过陶土、煤炭的黄土地闪亮的名片。昨日,记者走进博山区山头街道河南东村,这里曾是中国最大陶瓷生产厂家——博山陶瓷厂的驻地,位于村头的一块“中国陶瓷古窑村”石碑,恰似为这段辉煌的历史打开了扉页。
匣钵墙龙片街博山圆窑
“山头圆窑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很多都完好保存至今,其中宋家窑、侯家窑、李家场李家窑、孙家园孙家窑等清代和民国时期代表性的20余座陶瓷古窑都位于河南东村。”河南东村建中居委会主任高金成向记者介绍,目前白衣庙窑炉和山头明清民居建筑群都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沿着巷道步入古窑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罐形器皿垒成的墙壁。“这是匣钵墙,我们古窑村特有的景致。”高金成告诉记者,匣钵就是过去用圆窑烧制陶瓷时,盛放陶瓷的容器。“早期烧窑用煤,为防止杂质影响陶瓷品质,就用匣钵盛放着陶瓷来烧,匣钵也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当地百姓就将废弃的匣钵砌墙,也是节省资源了。”高金成表示,过去就连碎了的匣钵也可以在能工巧匠的运用下砌成墙壁,在河南东村就有这样一条小巷,很长一段的墙壁都使用了匣钵碎片,被当地人称为“龙片街”。
在高金成的带领下继续前行,一座呈圆筒形状的古窑便呈现眼前了。古老的圆窑,窑门宽一米有余,高尚不足两米,虽已被村民用作储物间,却依然保留着原貌。“我们博山山头使用的这种间歇式圆窑,窑体呈圆筒形,球冠行窑顶,中间留一‘天子眼\’,窑前设窑门,窑后有两条烟窗,烟窗之间的窑顶处留有‘锥窗\’。窑内前高后低,前为火膛,后为窑台。”曾在博山陶瓷厂工作了30余年的当地陶瓷烧制老艺人周成森向记者一一介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旧时烧窑测温仪器远未问世,只有用“药土”制作的“药鸡”,烧成工看“药鸡”掌握烧成温度,凭经验操作。烧成分小火、中火、大火三个阶段,烧成时间因窑内容量和煤质而定,大窑最多的要烧7天,小窑也要烧2天。烧窑时温度可达1300度,窑内温差很大,一般在200度左右,所以可以烧制耐火度不同的各类陶瓷产品。当地人们一直习惯把经验丰富的烧成工称为“活窑神”。
间歇式陶瓷烧制传奇博陶
《博山区志》记载了坐落在山头镇的中国最大陶瓷生产厂家——博山陶瓷厂使用间歇式圆窑烧制陶器的工艺流程:原料粉碎-配料-碾泥-陈腐-施釉-修白坯-烘干-装饰-装窑-烧成-出窑-验收-捆包出厂。这18道工序,犹如陶业工人的十八般武艺,其中,数烧成工序最难。
周成森告诉记者,北宋以来,山头陶瓷生产的烧成工序一直沿用间歇式圆窑,近千年间变化不大,让人记忆犹新的是抗日战争后期,出于防控的需求,窑工在圆窑烟囱上加盖遮挡物,无意中增加了烟囱的高度,窑内火力大增,烧成周期缩短,窑工们惊喜之余,纷纷将圆窑烟囱改为高于窑顶的样子。“当时,遇到几座圆窑同时点火,滚滚黑烟可谓遮天蔽日。”周成森回忆道。
博山陶瓷厂,无疑是淄博陶瓷乃至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闪亮记忆。“鼎盛时期近万名工人同时劳作,数以百万计的各类陶瓷制品远销世界各地。”周成森自豪地告诉记者,那时候窑台装坯容量以装匣钵的行柱数计算,横为行,竖为柱,有两行四柱、三行六柱、四行八柱、五行十柱、六行十二柱、七行十四柱各种容量的窑炉。“如按烧制5寸陶碗计算,当时山头最大的七行十四柱圆窑,每窑能装碗12万多个。”
间歇式圆窑,成为淄博陶瓷烧制史上最有代表性的阶段。直至1963年,博山陶瓷厂发生了一件永载中国陶瓷史的大事,全国第一条烧煤式日用陶瓷隧道窑研制成功。记者翻阅《陶镇春秋》看到记载:将坯体置于匣钵后装入窑车,从进口驶入隧道型窑体预热带缓缓升温,至窑体中部经高温烧成带完成从生坯到成品的蜕变,然后冷却驶出,陶瓷烧成由此实现连续作业,窑炉从此可以不再“间歇”。然而,“间歇式”窑炉并未立即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又继续沿用了20余年,直到1985年博山陶瓷厂全部告别圆窑,一些小工厂中还有使用,也正是如此这些珍贵的圆窑才完好保存至今。
千年古窑村,浓缩着一部陶瓷烧制史,而那一座座经过岁月洗礼的博山圆窑,则成为淄博陶瓷国窑品质的最好见证。(晚报记者赵瑞雪通讯员李胄王予幻)
新闻推荐
市、县、乡三级食品药品监管机制组建、职能整合、人员划转6月上旬已全部完成,体制改革后 全市承接各类食品监管对象达10.1万家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