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 过程越艰辛 回忆越深刻
杨卫国(左三)
援藏干部:杨卫国
援藏时间:2005年4月—11月
现任职务:周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在杨卫国的记忆中,西藏日喀则昂仁县海拔4513米的高度,除了让他忘不了的稀薄空气,还有他用尽全力坚守的7个月的日日夜夜。那个高度,是他走过的路程,也是他内心深处最接近天空的地方,“援藏的经历已经过去快10年,我现在做梦都想再去看一看,看看那些当时由我监督并参与完成的工程,看看那里纯朴善良的人们。”
接到任务二话不说准备冲锋
一提到援藏的经历,记者眼前这个瘦瘦的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打开了话匣子,从西藏回来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保持着一个习惯,看西藏电视台的新闻,如果有日喀则地区昂仁县的消息,他更会格外关注。
2005年,34岁的杨卫国接到了作为技术性人才援藏的任务,那时已经是高级工程师的他在经过了选拔报名和体检之后,4月19日,与淄博市的其他几名援藏干部一起出发前去西藏。“我有校友曾经有过援藏的经历,我听他们讲过不少,而且我本来身体素质很好,所以当接到这个任务后,我二话没说就同意了,人这一辈子,这样的经历是难能可贵的。”杨卫国援藏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昂仁县的基本建设,说通俗点就是为当地的老百姓盖房子。去过西藏的人都会有疑问,一个在内陆城市生活习惯的人,要在海拔那么高的地方进行建设性的工作,这个难度超乎常人想象,杨卫国坚守7个月,保质保量完成了10余处工程建设,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
想象与现实的差距
刚到拉萨时,杨卫国和同伴还是有些兴奋,毕竟第一次来西藏,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在大家坐车前去昂仁县的路上,越来越稀薄的空气让他们有些绝望,“这才刚刚下飞机没多久就开始高原反应,呼吸困难、头痛欲裂,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杨卫国是个坚持了就不会放弃的人,他是带着责任和义务来到西藏的,坚持是他唯一能做的。“在这之前虽然做了充足的思想准备,但真的到了目的地,发现现实和想象的差距实在是太大。”淄博的援藏干部被派往的地方是援藏干部中海拔最高、最为偏远的日喀则地区昂仁县,海拔4513米,高原氧气只有在内陆的40%,在与记者的聊天中,杨卫国很想表述自己和同伴当时的感受,但那种被死亡逼近的绝望,用语言根本无法形容。
一个在平原上习惯了大口呼吸的人,在昂仁县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原来可以自由呼吸是这么幸福的事,“那时候我们几乎没有耽误任何时间,一到地方就开始查看现场、着手准备建设工程。”杨卫国告诉记者,在那里无法正常的大声说话,因为没有力气而且极度缺氧,有时候和同事打电话,他们只听到老杨大口的呼吸声,那种从听筒中传递来的辛苦,让同事们也为他捏了把汗。“人的意志力特别重要,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我为什么要来这个地方?我来做什么?我的工作会给当地百姓和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想想这些,或许身体上的痛苦就不是那么难捱了。”
7个月他没吸过一次氧
在昂仁县的援藏过程中,杨卫国没敢吃过一次饱饭,因为吃的太饱,缺氧的感觉会更加明显,呼吸更不顺畅,7个月,杨卫国有时走在前往海拔5000多米的冰路上,有时在施工现场,他天天都在用这40%的氧气和恶劣的环境抗争着。7个月,他硬是撑着没吸过一次氧。援藏任务结束的时候,他体重整整下降了31斤。
杨卫国刚刚到达昂仁的时候,发现一处二层建设工程已经盖到了一层,但他发现有质量问题,想都没想,杨卫国和当时县里的几个领导一起开会,最终决定拆掉重盖,“这是责任,只要是我监督的工程,一定要确保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在工作中,杨卫国就是这样精益求精,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改变他对工作的严谨和一丝不苟。
采访中,杨卫国不止一次的提到自己想回去看看,“我想带着孩子去看看,让他看看爸爸曾经付出过努力的地方,尽管自然环境那么恶劣,但只要我们的意志不垮,就一定能达到既定目标,并且做得更好。”援藏的过程对于杨卫国来说是艰难的,但他说,这段经历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拥有,他经历了,并因此丰富了人生,他感谢所有帮助过他的人,那些纯朴、善良的人们,那些与他一起同甘共苦的伙伴。
他抬头,看着窗外的天,或许,他在想念那片最接近天空的地方,“过程越是艰辛,回忆越是深刻,思念就越会历久弥坚。”
(文/晚报记者赵晓雯本文特别感谢全媒体记者田廷芳)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