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淄砚狂人谭峰:两年叫响淄博文人砚

淄博晚报 2014-07-01 17:17 大字

图为谭峰在自己的厂区制砚室。

晚报记者桂建明谭芳

一位在淄博做生意的温州籍老总,想给外地朋友捎点有淄博特色的礼物,另一位外地朋友出主意说:“带方淄砚吧,要淄博一凡堂的。”这位老总找到谭峰的电话,从他的厂里一口气购置了4方千元价位的淄砚。这是记者慕名采访谭峰时,亲眼见到的一幕。

这位温州籍、做化验设备的老总对记者说,看了淄砚后,感觉在淄博,许多别的产品都不如这淄砚拿得出手,静雅大方上档次。他又预定了十方比较中意的款式,准备送给身边喜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朋友。

A.谭峰,何许人也?

初见谭峰,只见一又黑又壮的山东大汉,向我们招手。握手瞬间,你能感觉到他的手粗大有力。让人很难想象,这个“粗人”,就是被国内外广大砚友熟知的淄博一凡堂主人谭峰。

谭峰说,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走上了弘扬淄砚这条道。

1993年,学电气自动化的谭峰,在山东建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1999年因企业重组便开始了自己创业的生涯,尝试过许多行业,去浙江倒过萤石,上小兴安岭发过木材,到山西开过铁矿。最成功的是软件动画,曾做到鲁中第一。

谭峰创业,几起几落,用他自己的话说,走过南闯过北,开过大奔,住过五星,也经历过落魄的日子。

B.结缘砚台

2007年夏天,谭峰带父母到长白山旅游,当地一个开煤矿的朋友全程盛情接待。临走,这位朋友拿给谭峰一本书:《品埒端歙》,说:“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1993年大清国宝展的松花砚作品集,我的矿上就发现了这些砚台的正宗原石,听说你们山东人很能,看能不能做出来,做多少收多少。”

喜欢挑战的谭峰,也是硬着头皮应下了这个活。回到淄博不久,朋友寄来了石材,谭峰开始了制砚之旅。

一切都在混沌中,用什么工具,如何切料,如何造型,如何打磨……谭峰一点点琢磨。半年的时间,他总算鼓捣出了第一方“鲲鹏”砚,“当时照葫芦画瓢,做出的东西自己没什么感觉,就像一个玩具。”毕竟是初出茅庐,谭峰刚开始仿出的那些砚台,花功夫不少,但现在看确实不堪,150元一方,人家权当是培训费。

由于一心扑到制砚上,谭峰从其他事业上逐步隐退了。十次、百次的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对方给的价格越来越高,一方砚200元,300元,400元。自己干不过来,谭峰带出了一个小团队,把制砚的环节分开,每人负责其中一个环节,扩大产能。2011年前后,一方砚台对方给出500元代工费的价格时,谭峰对制砚已经有了自己的心得了,“感觉自己摸进了制砚的门”。拥有自制的工具,自己发明的制作工艺、方法,在行业圈中,“仿古砚大师”的名头,也隐约可见。

C.接触淄石

2011年的秋天,正在工作室潜心制砚的谭峰,接到松花砚朋友的电话:“听砚界友人说,你们淄博的砚台在历史上很有名,请帮忙找几块淄石,我想见识见识。”

在家憋了5年的谭峰,借此机会,出来走走。他多方打听,终于找到淄川洞子沟宋老坑,拿到了石头。谭峰第一眼对淄石并没看好:这么个灰不溜秋的样子,能是个好东西?他给朋友寄了几块石头,就放下了这件事。

过了有一阵子,朋友打来了电话:“经书画界朋友使用鉴定,淄石称得上制砚的绝佳材料,下、发墨性能一点也不逊于端歙老坑,且色调端庄内美。你应该好好挖掘一下淄砚的历史价值和市场价值,说不定能探出一道金光大路。”

D钟情淄砚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经查阅资料,谭峰发现,淄砚历史上真很有名:起源于战国末期,盛行于唐宋,北宋文人唐彦猷《砚录》中说,“淄石可与端、歙相上下”。清代纪晓岚嗜砚成癖,曾向时任山东巡抚的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索淄石,曾评价说,“青州红丝砚今久绝矣,惟淄石之佳者颇似端溪。”当代书法大家启功先生曾得一淄砚,十分喜欢,为之铭:“锋发墨,不伤笔,箧中砚,此第一。”

从家住张店的中国著名古砚收藏家史杰民先生处,谭峰看到三方分别为宋代、明代、清代的古淄砚。在史老的帮助和支持下,谭峰开始悉心揣摩制作淄砚。2012年初,谭峰上淄川订了半吨淄矿石,开始淄博文人砚的研制。他很快像着了魔一样,喜欢上淄砚。

业内高人告诉他,要做大淄砚,首先要了解淄石原料资源。这一年,他无数次深入淄川、博山、沂源的深山,弄清了淄石砚矿的分布。

凭着前几年练出的制砚技艺,谭峰给淄砚确定了“古朴雅致”的风格。在此基础上,他拜师寻友,博采众长,壮大自己的团队,创建淄砚文化产业园——“一凡堂”。随着一百多个淄砚砚型的制出,2012年底,谭峰一篇全面介绍淄砚的长贴《淄博砚展一凡堂》,上网后在全国砚界引起轰动。一时间,国内外订单纷至沓来,更有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的客商上门洽谈合作意向。

E传承文化

谭峰考察了解到,目前,名砚市场情况如下:广东端砚的市场规模一年在12个亿,安徽江西歙砚的市场规模约10个亿,甘肃洮河砚的市场规模在两个亿左右。全国还有几十个地方砚种,像四川云南一带的苴却砚,河北的易水砚,宁夏的贺兰砚等等,都在蓬勃发展中!最近的临朐、青州、临沂一带的红丝砚,市场规模也在1亿左右。但淄砚市场规模,目前还不到300万,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为了振兴淄砚,谭峰下定决心扩大投资。从2012年初开始,他先后投资200余万元,购置原料、走出去引进来培训淄砚传统技艺人才,添置设备,备置半成品、成品,筹备淄砚研讨会,开展全国性淄砚雕刻大赛。

‘淄石之大美,无与伦比!我已为之倾倒,一天工作16小时,夜里制砚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谭峰第一次觉得,爱好和工作可以如此统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8月,谭峰的淄砚作品《方池砚》,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2013年第五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2013年10月,谭峰的淄砚作品《群星映空砚》在2013年中国精品砚台评选中,荣获金奖。这是个全国性的专业奖项,淄砚获得国家级专家的一致认可,《群星映空砚》作为唯一的一方淄砚作品成功登陆英伦,参加了在英国皇宫举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展。这一年,谭峰成为了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制砚专业委员。

“淄砚要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进来,需要更多的兄弟行业人才参与其中,这就需要政府和媒体加强引导。”谭峰说,他希望自己是淄砚发展道路上的文化传承者,而不仅仅是个只顾自己发财的生意人。据了解,他计划结合自己的制砚实践和研究成果,撰写一本全面介绍淄博文人砚的专著——《淄砚》。

“有与端歙一样好的砚材,如果培养更多的制砚艺术家,淄砚完全可以进入新四大名砚之列,真正成为淄博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谭峰信心满满。据谭峰介绍,淄博博山的老工艺美术师于国华先生、高洪刚先生、许永宝先生、徐峰先生等制砚师,这些年也都在积极推广淄博文人砚。

采访中,中国著名古砚收藏家史杰民先生告诉记者,他看好淄砚的未来,他已经开始收藏淄砚中的当代好作品:“好的石料,加上好的制作,配上好的铭文,未来价值不可估量。”

新闻推荐

有一技之长照样可以成才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