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干出实在事 迎来满堂彩 ——高新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办实事亮点纷呈□本报记者 徐勐 特约记者 贾力 通讯员 岳书杰 吴晋辉

淄博日报 2014-07-01 05:46 大字

“以前这里淤泥垃圾阻塞河道,夏天臭烘烘,住在周围的居民叫苦不迭。”家在高新区东猪龙河上游段的一位居民说,如今淤泥垃圾清理了,近日的连续降雨,河道也通畅了,住着放心多了。

“排洪沟大‘清肠\’,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高新区为民办16件实事之一,通过对河底淤泥的清理,既能提高排水、行洪的功能,又能改善人居环境。”项目责任人、高新区规划建设土地局局长朱贻胜告诉记者。

翻看高新区为民办16件实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规划新建一所初中、加强城乡路网建设、完善提高村级便民服务水平、搭建“爱暖人间”救助平台……事事联系民情,件件贴近民意,桩桩关乎民生。让群众“把脉”,开诚布公倾听民意;向问题“叫板”,立行立改蔚然成风;为作风“加码”,惠民实招落地生花。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淄博高新区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风向标”,实实在在转作风,真心实意解民忧,赢得了群众的“拇指”点赞。

“始终把为民放在心上,就要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实事,既是改进作风的具体表现,也是改进作风的重要手段。办好一件实事,就能赢得一片人心;每办一件实事,作风就得到一次锻炼。”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荣喜的话语掷地有声。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高新区综合运用民主评议、热线电话、网络调查、设置意见箱等方式,敞开大门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发放征求意见函262份,征求各类意见建议377条,并结合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信访、投诉等方式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经梳理汇总,涉及“四风”、深化改革、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管理、市场监管、人社保障、社会事业、公安司法、三农问题及其它问题等11个方面共征求到499条意见建议。针对部分群众反映孩子上学难、上学远的问题,规划建设三所学校,年内先动工建设一所,切实解决学生上学不便的问题;针对部分群众反映老旧小区脏乱差、停车难问题,高新区计划3年内全面完成全区22个老旧散小区的环境改造工作,今年,将投资2000万元全面完成6个小区的改造工作;针对群众反映占道经营的问题,坚持一手抓日常整治、一手抓重点整顿,深入开展城乡综合整治活动,加快推进6处农贸市场、3座烧烤城建设工作,切实为广大群众营造了良好生活环境;针对群众诉讼难问题,在高新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高新区交警队建立法官便民工作站,实行巡回审判、就地开庭,调解矛盾纠纷,方便群众诉讼;积极为困难当事人实施司法救助,落实诉讼费“缓、减、免”,保证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

同时,统筹推进,系统整改涉及村居企业的关键问题。在处理与各村居、村民利益关系上,高新区坚持不争利、办实事、解难题的原则,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扎实做好“保民生、促发展”载体搭建工作。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一方面,提出了实施全域城市化的工作规划,积极探索村居整体转为城镇户口试点工作,另一方面,根据高新区工作实际,制定了支持村居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一村一策”研究支持村居发展的具体办法,计划用3到5年时间全面完成辖区村居的旧村改造。在支持企业发展、项目落地上,高新区提出了“为企业服务是我们的职责,企业满意是我们的追求”的服务理念,实行工委领导联系重点企业、挂包重点项目制度,着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针对企业反映项目落地难的问题,高新区及时召开优化环境大会及“项目落地开工攻坚战”动员大会,研究出台支持项目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设立行政审批“综合代办窗口”、建立首席代办员队伍,对重点项目实行项目代表制、“三代”服务和“四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并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将重点项目分为A、B类,实行分类管理、重点推进。同时,大力压缩审批环节,重新梳理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审批程序,将11项审批事项和8项缴费事项调整为签订后置协议后即可办理施工许可证,开工前审批减少70%,有效促进了建设项目落地。截至5月上旬,首批总投资369.37亿元的24个A类项目已全部具备开工条件。

一项项整改举措,一件件惠民实事,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成果,正转化为推动高新区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桩桩实事助人圆梦,点滴小事凝聚成了一股股暖流,迎来了人们满意的笑容。

新闻推荐

陈金峰位于张店区青年街号楼北平房的国有土地一宗地号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