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伉俪的“公益周六” □本报记者 王玉芬 通讯员 鲍秀丽 李雪
5月31日是星期六,也是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一天。
淄博市中心医院“仁爱使者”志愿者黄海渤、王爱霞,一大早就来到门诊大厅值班。按照分工,他俩分别负责二楼和一楼的咨询台工作。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对相约“公益周六”的幸福伉俪。
黄海渤在淄博铁路工作,王爱霞在个体企业上班。他们自2012年参加“仁爱使者”志愿者以来,几乎每周六都来医院为病人提供公益服务。
“请问鼻出血该看哪个科?”“复印住院病历该找哪儿?”“轮椅从哪里借?”……
周六是上班族休息的首日,许多人趁此前来诊病或陪同老人就医,因此周六是医院门诊量较大的一天。记者看到前来咨询者络绎不绝。
“作为志愿者是快乐而幸福的,为病人服务并体会付出的快乐,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王爱霞说。志愿者的工作繁杂而细碎,但她总是用心、精心做好每一件事。
一次,她在二楼值班时,遇到一位80多岁的大爷独自来看病。大爷是离休干部,独生子当兵在外,保姆家中有事。老人患腿部疾病,拄着拐杖吃力地挪步。王爱霞迅速借来轮椅,陪同就医、检查,一直帮助办完住院手续,把他送到相关病区。老人非常感激,接诊医生为志愿者的服务深深感动。
黄海渤性格开朗,服务细致周到。他发现电子血压计自动打印单字小,有些老人看不清。后来,他每次到测量血压处值班,都事先做好小纸条,逐一为病人写好测量的血压和脉搏次数。仅周六上午测量血压者就常常达270余人次,但他自始至终让每一个人都满意。
“助人者自助,乐人者乐己。能够爱人助人的人是幸福的,因为只有当我们自己爱心满满的时候才能将满腔的爱播撒出去。”“在市中心医院做志愿者,使我们找到了分享幸福的平台。”记者感受到王爱霞内心深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映照。
其实,他们一家多年前就开始学习实践优秀的传统文化,夫妇俩带着儿子多次参加“弟子规”、“论语100”夏令营等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并从中深深受益。儿子高中时每年都捐助山区贫困儿童,现在他已在大学读书,但公益和慈善行为始终伴随着他的成长。
崇德尚善,激励向上,净化心灵,共创和谐,是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黄海渤和王爱霞,从平凡小事做起,积极身体力行。病人是一个特殊群体,有的病人因为患病心情烦躁、无奈绝望,有时矛盾一触即发。志愿者提供公益服务,但有时还要承受病人的牢骚抱怨、冷言冷语。对此,王爱霞说:“以公益服务为病人带来帮助和愉快,是志愿者的本分,而除此以外的任何事情都是不应该的。”她在面对有些病人不良情绪时,做到不冲突、不消极、不追究,不生硬解释,对刺耳的话做到“有来无往”,以平静、积极的心态对待。
目前,他们两人均奉献服务工时200余小时,去年双双被市中心医院评为“优秀志愿者”。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