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本报记者 潘海涛 毕研华 杜清亮 实习记者 许璐

淄博日报 2014-05-21 18:56 大字

在张店世纪花园社区,本报记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走访困难户。本报记者皇甫晓文摄

编者按: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活动宗旨,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及时将这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宣传报道好,同时进一步深化“走转改”活动,促进编辑记者改文风、接地气,本报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走转改”活动相结合,开展了记者蹲点调研报道活动,深入基层,与社区干部一起,真情倾听民声,真切体验疾苦,真心关爱民生,细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感所获。从今日起推出《走群众路线树淄博新风——记者蹲点日记》专栏,敬请关注。

时间:2014年5月20日。

天气:晴

首批蹲点采访我们选择张店世纪花园社区。这个社区是淄博市最大的居民小区,共有148栋楼,8000多户,居民26000多人。管理小区的马尚镇世纪花园社区居委会共有11名工作人员。

世纪花园小区是张店区较早的高档居民小区,十几年前,这里的房价是张店最贵的。能在这里买房居住的,在外人的眼里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

早上8:30,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世纪花园小区,一进东门,醒目的“到家了,请共同爱护我们美好家园”提示牌,让我们顿时感觉到这个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的温馨一面。

我们来到社区党总支书记邵涛的办公室,询问他今天的工作打算。他说今天上午,主要是走访贫困居民,看他们有没有需要解决的生活困难,然后对小区报箱的数量和完好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充分利用报箱的空白部分,做一些和谐社区的宣传。

在这个高档小区里还有贫困户居民?面对我们的疑问,邵涛说:“没有想到吧,刚来这里工作的时候,我也想不到。这是我们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的情况。”原来,邵涛来到社区后,为了全面掌握社区情况,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分片入户对居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每人每天至少走一户。去年3月份,他们来到居民谭明鉴家的时候,才知道这样一户因病致贫的居民。今年63岁的谭明鉴前几年因脑出血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老伴陈锦霞也因甲状腺疾病常年服药,家里的收入只有谭明鉴一个人两千多元的退休金。光是老两口的康复治疗费、医药费就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女儿前年考上了天津艺术学院,因拿不出学费而放弃,最后上了本地的一家职业学院。

上午9:30,我们随邵涛来到了谭明鉴家里。一进门,邵涛就握住坐在轮椅上的谭明鉴的手说:“老谭,好几天没来看你了!”转身又问谭明鉴的老伴陈锦霞:“老谭身体恢复得怎么样?家里最近有什么困难吗?”因病失去语言表达能力的谭明鉴用变形的双手用力握着邵涛的手,晃了又晃,只是一个劲地流泪。老伴陈锦霞一边替老伴擦眼泪一边说:“谢谢邵书记,我和老谭都挺好的!”听说我们是报社的记者,陈锦霞激动地对我们说:“邵书记可是个好干部啊,对我们家的帮助和照顾太大了,没有他就没有我和老谭的今天啊!”原来,去年邵涛了解到这个家庭的情况后,首先在社区的学校、企业、经营业户中组织了一次帮助谭明鉴家庭的捐款,没想到7个单位一下子捐了14000多元。去年的冬天,邵涛来走访时,发现谭明鉴家里没有暖气,一问才知道因交不起暖气费而没有供暖,于是他又发动社区居民献爱心送温暖,为谭明鉴筹得了5000多元,足够两个冬天的取暖费。另外,邵涛还协调社区医院减免了谭明鉴夫妇的部分康复治疗和医药费用,每逢过年过节,他还和社区志愿者、热心居民一起,带上饺子馅、饺子皮,和老谭夫妇一起包饺子过节。“你看,这是社区出钱给老谭订的鲜牛奶,每天1斤。邵书记他们想得太周到了!遇到这样一个好社区书记,这是我和老谭的福分啊。”陈锦霞指着茶几上的一瓶鲜牛奶对记者说。

临走,邵涛还不忘嘱咐随行的社区工作人员,帮忙把老谭推出来晒晒太阳。

上午10:30,我们随邵涛从谭明鉴家中出来,开始摸排报箱的数量和完好情况。邵涛说,前几天偶然看到报箱的上端有一块空白的部分,就想在上面张贴一些温馨标语和宣传画,呼吁居民们共建共爱这个家。

中午吃过午饭后,不顾30多度的高温,顶着烈日,邵涛又带领工作人员穿行在小区的楼间。下午3点多,终于把小区里报箱的情况全部查清,一共是60个。下一步,就是要制作和张贴宣传画和标语了。

回到办公室稍事休息后,邵涛又拿出了工作笔记进行梳理。只见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每一个电话号码后面是来电反映的情况,全是电梯坏了、电灯不亮了、家中漏水了、晚上跳广场舞的声音太大了等。只要是居民反映的每一个问题,他都会记下来。邵涛告诉记者:“居民生活的小事就是社区工作的大事,只要有问题,我们就会想方设法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好,‘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嘛。”

“邵书记,这些居民怎么知道你的手机号码的呢?”邵涛领着我们来到一栋楼的单元门口,指着单元门上的一个红色牌子说:“你们看看这个就明白了。”原来为了更方便了解居民的需求,邵涛别出心裁,在小区420个单元门口都张贴了“践行群众路线共建和谐社区”的便民电话服务牌,上面第一个就是他的电话,另外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综合办公室、机关医院、快递、订奶、收废品等20多个便民服务电话,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电话这上面几乎都有了。

一天下来,我们感受到小区的工作事无巨细,每一项事情都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但邵涛把每一件事情都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他的一句话让我们深受启发:“实践活动有开始,社区服务无止境。”像今天这样的忙碌,邵涛从工作开始便成为常态,他把一心为民的满腔热情洒在了一件件细微的事情上。

无疑,生活在这样的小区,是幸福的!

记者感悟:走进基层、融入生活、情系百姓,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到基层去,让我们感受到了最真实的生活。今天在世纪花园小区,我们听到了在编辑部里无法听到的真实声音,感受到了在编辑部里无法感受到的真情实感,呼吸到了在编辑部里无法呼吸到的新鲜空气,也真正体会到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细致和不易。

新闻推荐

铜嘴铁头飞毛腿 □本报记者潘海涛毕研华杜清亮实习记者许璐

邵涛向记者介绍社区便民建设的情况。...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