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脑梗患者的重生之路 ——淄博市第二康复医院转型发展系列报道

淄博日报 2014-04-04 06:21 大字

春日的阳光照进淄博市第二康复医院210病房,如同刘阿姨脸上的笑容一样温暖。

然而,就在两个月前,刚刚还招呼女儿陪自己出去走走、晒晒太阳的刘阿姨,却只能痛苦地躺在床上,连翻身都需要家人协助。

■本报记者胡丽萍

通讯员张波徐海清

黑暗:脑梗后的绝望

两个月前,刘阿姨在家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家人立即将其送往张店区人民医院。幸好发现得及时,赶在了治疗的最佳时间,性命算是保住了,但遗憾的是,入院后刘阿姨一直昏迷不醒,血压190/110mmhg,右侧肢体没有知觉,经检查是大面积脑梗塞。一听到这个结果,刘阿姨的家人痛苦不堪。

不久后,刘阿姨恢复了意识,但她没有办法说话,几乎不能与人交流。

面对有可能永远都要瘫痪在床上让别人照顾,自己将成为一个什么都不能做的废人的现实,刘阿姨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重生:迎来生命奇迹

在与张店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深入沟通后,家人将刘阿姨直接转到了淄博市第二康复医院,针对刘阿姨的具体状况,康复医学科主任周怀德为其制定了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起初,家属对周主任的治疗方案也是半信半疑,“毕竟身边那么多的例子,亲戚家里也有这样的老人,脑梗后半身不遂,虽然很期望奇迹的发生,但是一开始确实对治疗结果没抱太大的希望。”

但是入院第十天后,刘阿姨已经能够清晰地说出1、2、3等数字,并间断性地与女儿对话。但是此时刘阿姨还不能接受脑梗的现实,自暴自弃,对医护人员极为抗拒,不愿配合治疗。

为此,康复医院的护士们经常陪刘阿姨聊天,不时地为她介绍一些有趣的康复器械,“36床的张大爷今天又去‘摘桃子\’了,20分钟还没摘够,非要跟隔壁孙大爷比比谁摘得多呢!”“李阿姨今天让王医生多给她按了6分钟,说是没享受够呢!”……

渐渐地,刘阿姨对重新站起来萌生了希望,从抗拒抵触康复训练,慢慢变为主动配合参与康复。

“大夫快来看,我妈妈能站起来了!”看到在床上躺了1个多月的妈妈竟然能在家人搀扶下站起来了,刘阿姨女儿心中涌满喜悦与感激。入院短短1个月,在医护人员的耐心开导和悉心治疗下,刘阿姨迎来了奇迹。

现在的刘阿姨,已经能够独自站立并缓慢地行走,对于她来说,每天定时的康复训练已经成为了一种乐趣和爱好。

康复:让更多人站起来

在护士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三楼的PT康复室(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治疗室),走进运动疗法区,如同置身健身房一般,各类康复仪器械琳琅满目。此时刘阿姨正在康复治疗师的协助下,在器械上练习肢体的被动运动,刘阿姨边锻炼边与康复治疗师聊天,不时发出爽朗笑声。

20分钟后,PT康复治疗结束,跟随刘阿姨,记者又来到了OT室(作业疗法室),刘阿姨要进行的训练,是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用积木摆各种图形、上木头螺丝,锻炼手指功能。在这间康复室,竟然有一套完整的厨房设备,董凡医生解答了疑问:“这一套设备是专门用于康复训练的,主要针对部分自理的病人,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淄博市第二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周怀德告诉记者,脑梗塞患者只要早期及时进行专业康复治疗,配合科学规范的药物治疗,通过循序渐进的康复功能训练,基本都能恢复生活自理。

新闻推荐

市司法局积极开展向朱彦夫学习活动真正做到执法为民服务为民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