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临淄:“医联体”牵手健康淄博 □本报记者 魏敬敬 通讯员 王莉 蒋晓楠

淄博日报 2014-04-05 06:20 大字

在2013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表示,将通过建设医联体推动分级诊疗格局形成。

今年3月2日,临淄区人民医院挂牌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临淄医院,将服务半径从临淄区拓展到全市乃至周边地区,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民众“看病难,看病贵”做出表率。

从“政策帮扶”

到“自愿联合”

与省立医院“结亲”,对临淄区人民医院而言绝非偶然。

早在2009年5月,临淄区人民医院就与省立医院签订“卫生强基工程”帮扶结对协议。2013年1月,医院又成为“省立医院临淄协作医院、对口支援医院”。通过政策性对口帮扶,近5年来,省立医院先后有50余名专家教授定期到临淄区人民医院坐诊,年远程会诊200余人次,医院也先后派出260余名业务骨干到省立医院进修学习。

帮扶工作促进了临淄区人民医院技术、服务及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医院门诊、手术、住院人次年递增在10%以上,开展的心脏、颅脑、肿瘤及周围血管介入手术,膝髋关节置换、各种腔镜微创手术等技术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帮扶过程也让省立医院专家见证了临淄区人民医院的发展潜力、精神风貌,从而在原有政策性帮扶到医联体自愿联合模式探索中,双方一拍即合,共同搭建起立足临淄区,辐射全省的健康保障平台。

“深水医改”

奏响惠民垂范

作为全省首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在医改向深水区挺进中,临淄区人民医院一贯积极垂范。

2012年6月,医院认真贯彻对新农合病人出台的“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迄今已为近5000名患者垫付资金3047万元。2013年1月1日,医院在全市率先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破除了“以药补医”机制,向“公立医院回归公益”踏出了标志性的坚实步伐。此次加入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亦是医院向医改深水区迈出的全新探索。

“医改的终极目标是让民众得到更大的实惠。而医联体的推行,能够在集团内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新格局,使医疗卫生资源得到优化和配置均等化,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可以不再扎堆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山东省立医院院长秦成勇如是说。

同时,医联体的搭建,对推动临淄区人民医院实现品牌升级、技术升级、服务升级,加快全区卫生事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省立集团”

并非模式终结

当前,与山东省立医院集团的医联体搭建已尘埃落地,而在临淄区人民医院院长路世勇看来,这仅仅是一场全新的开始。“如今,临淄区人民医院超声科、骨外科、泌尿外科、肿瘤科、眼科、重症医学科皆为历届市级重点建设学科,其中超声科是山东省超声临床会诊中心分中心、山东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胎儿畸形筛查会诊中心\’、‘GE妇产超声临床培训中心’。”路世勇告诉记者,医院会充分利用这次合作良机,将原来医院对医院的概括性帮扶,具体到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密切合作,全方位提升医院的医疗、护理、管理、后勤服务,力争三到五年,实现与省立医院的医疗同质化。

“与省立医院的医联体合作,对临淄区人民医院而言是机遇,但并非终结。”路世勇进一步诠释。

“今后医院还会进一步拓宽与上级医院的交流合作平台,将更多优势资源引过来,让更多的人才走出去,让医联体的合作更加有序,让医院的健康保障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希望与全区医疗工作者并肩携手,借助当前医联体建设与三级评审机遇,推动全区的优势医疗资源升级整合,用密织的健康保障大伞,护佑全区乃至全市民众健康。”

医疗升级与合力助推健康淄博,这不仅是临淄区人民医院的愿景,亦是淄博的民心所盼,是医改的终极目标。

新闻推荐

守望淄博东部大医疗 □本报记者魏敬敬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