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朱彦夫身上读懂生命和幸福的含义

淄博晚报 2014-01-29 23:27 大字

看到淄博晚报对朱彦夫同志的报道,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幅画面:2007年老兵退伍后,我们部队组织了一次对朱彦夫同志的学习。

吃饭、穿衣、装卸假肢……从特护照顾到完全自理,横在朱彦夫面前的是一座座几乎无法逾越的高山,但朱彦夫勇敢地接受挑战,刻苦锻炼自理能力。别的不说,只讲做饭,就可见其艰难程度:切菜,他用嘴咬住刀背,再用断臂下压,一把白菜切成两三段,做生生着吃,做熟熟着吃;烧火,将柴草铺在灶口,断腿夹火柴盒,断臂夹火柴,划十几下划着后,迅速扔到柴火上,燃烧的柴火时常烧着他的头发和眉毛;吃饭,难度更大,开始他不会操勺捧碗,只好把饭菜弄洒在桌面上,然后趴上去舔食……

就这样,朱彦夫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还当了25年村党支部书记,带领老区人民发家致富。他对家里人说:“咱家有特等残废这一个‘特\’字就够了,绝不容许再有一个‘特\’字——特殊公民出现。”

时隔七年,朱老那坚韧不拔的面孔又在淄博晚报登出,我又一次被朱老的事迹深深打动。作为一名革命伤残军人,他身残志不残,复员后没给国家增添一点负担,反而回乡后带领家乡人民发家致富一干就是25年,在他身上我深深地看到了共产党人的意志!

朱彦夫说过:“这几十年来我常常在思索着一个问题,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人的生命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躯体,一部分是精神。在我看来,精神生命才是第一自我。我虽四肢不全,但我精神健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才活得有价值,才活得像个人样。”“我坚信‘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困难达到了极限,剩下的就是一种重复。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在别人眼里,我似乎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但我以为,幸福是有层次的。起初,自己走几步不摔倒,就是一种幸福;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为群众多办点好事,也是一种幸福。苦熬七年,写成《极限人生》,后来又写了《男儿无悔》,奉献给社会,这更是一种幸福。奋斗着,就是幸福!”……不用作任何诠释,这些话本身就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读朱彦夫的书,走近了朱彦夫,你不能不感到心灵的震撼;你不能不对人的潜能由衷地膜拜;你不能不对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人格肃然起敬;你不能不重新思考关于生命、关于人生、关于幸福的真正含义。

(老兵王晓)

新闻推荐

返程路上遇降雪 汽车站所有线路延迟发车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