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探访灾后马桥镇 积极自救,外地驰援,桓台县马桥镇科学有效应对内涝问题

大众日报 2019-08-15 09:39 大字

□本报记者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李明泽徐淑磊

14日凌晨,当记者到达淄博市桓台县马桥镇杏花河与小清河闸口,应急防汛人员彻夜值守,此刻仍是灯火通明。

200多名应急防汛人员连夜抢装了1万只沙袋,防范河水倒灌;来自桓台水利、应急管理、环保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则紧盯河流水情,检测水质,为制订科学、高效的防汛强排方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利奇马”来袭,马桥镇多个村庄及企业出现严重内涝。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桓台各界党员干部群众鼓足干劲,人人争先,社会各界的关怀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目前,马桥镇已安全转移群众1.1万余人。

为科学有效解决马桥镇内涝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成立了省市县三级抢险指挥部,淄博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任副总指挥。在马桥镇,指挥部一行登上冲锋舟,深入积水严重区域,详细了解抢险救灾情况,并在马桥镇政府召开抢险救灾碰头会。

14日早晨6时许,记者看到,来自淄博、烟台、威海等地的二十多辆消防救援车穿梭在马桥镇各个受灾地点。一个小时后,在马桥镇金诚路上,记者遇到了先期抵达的淄博消防、枣庄消防指战员,而在通往马桥镇的各条主干道路上,来自周边地区的消防救援力量也正驰援马桥镇。

河水倒灌,最牵动人心的是百姓安危。在镇村干部、公安民警、消防指战员及社会救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内涝较为严重的三马社区、辛庄社区、金诚社区等社区的近6000名群众已经全部完成疏散安置。马桥镇政府配备了五辆大巴车,用来转移群众,每辆车上有2至3名干部,做信息登记和安抚工作。

14日上午,天已放晴。记者来到桓台县马桥镇会议中心,这里安置了400余名群众,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马桥镇东圈村村民齐凤兰刚刚吃过午饭,正和邻居拉家常,她已经在这里住了3天了。“今天中午吃的丸子汤,镇上送来了热水热饭,顿顿吃得好,吃得饱,还有医生给看病,有志愿者来帮忙。”齐凤兰说。

饭后,在安置点内,马桥卫生院副院长郑念刚给村民检查身体,他们每天安排两名医师、一名护士和两名防疫人员进驻安置点,为村民提供健康义诊、卫生清洁、蚊虫消杀等服务,同时,设置了绿色通道,确保急症、重症群众第一时间送到卫生院治疗。

当下台风已过,受灾村庄雨水逐渐退去,气温回升且天气潮湿,易滋生疾病媒介生物,卫生防疫工作迫在眉睫。目前,桓台卫生健康系统成立的15支灾后卫生防疫防病应急小分队已经全体集合,奔赴各镇开展卫生防疫、防病指导和健康宣传教育等工作。同时,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研判,重点做好霍乱、痢疾、伤寒、手足口、肝炎、出血性结膜炎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上报,确保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

新闻推荐

淄博市全力组织开展重点区域抢险救灾工作

□通讯员石政伊报道本报记者张明月报道本报讯8月14日,在刘强副省长带领的省防指第三工作组的指...

桓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桓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