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才孙家:族子两人考中武举,占明朝滨州武举一半
梁才孙氏族谱。
侯玉杰
写滨城梁才孙大将军家,我很有感触。刘备临终前嘱咐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善惟德,能服于人。”孙大将军家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看似平常却深奥无比的道理,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孙家祖籍昌黎,迁居梁才马店后后人以武将著名
滨州梁才马店的孙家先祖是直隶永平府昌黎县人。孙家的具体住址是昌黎县城西门里塔子街。在老家,孙家是一个大族,人文鼎盛。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实行大移民政策,孙家的孙学孔、孙学孟兄弟两人迁居滨州,落户在马店。
孙学孟在马店丧妻,就地安葬后就另奔他乡,到桓台县落户,村名甘家庄,又延续为一个大家族。留在马店的是孙学孔。孙学孔的后代发达在明朝,进入清朝后,孙家不再为官,传说是忠臣不事二主。总计孙家有1名进士,2名举人,又2名武举,特别是这2名武举,占明朝滨州4名武举的一半,滨州梁才马店孙家也以武将著名。其家族在盛赞其鼎盛时说:“自五世至十世,名列成均,声闻黉宫者,三十余人。”
孙学孔之后,三世单传,至第四世时,兄弟3人,其中孙绶考中嘉靖丁酉(1537年)举人,孙氏一门开始显贵,其家族把他作为“是破天荒而发达者”,咸丰《滨州志》也称赞他说:“素行敦朴,人称古君子,子孙相继,文武贵显。”孙绶有4个儿子,即孙淡如、孙渊如、孙温如、孙浩如,孙绶的这4个儿子,个个非凡,都考取功名。其中,孙温如考取万历四年(1576年)举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任南京户部员外郎。
孙家出名在孙渊如一支。孙渊如考取万历十年(1582年)举人,任山西大同府同知。孙渊如又有4个儿子,即孙嗣哲、孙嗣惠、孙嗣徽、孙嗣翰,这兄弟4人文武兼备,其中孙嗣徽考取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武举,他就是孙家的旗帜人物,即俗称的孙大将军、孙总兵。
孙大将军仍然“继承”父辈、祖辈传统,也有4个儿子,分别是孙鋐、孙锳、孙鑑、孙钺,也是各个文武兼备,其中孙鋐官至游击将军,孙锳官至狼山守备将军,孙鑑考取崇祯六年(1633年)武举。令人特别称奇的是,孙鑑又有4个儿子,不过,这个时候就到了明清改朝换代的时候了,孙家从此不再为官了。
孙嗣徽人称“孙大将军”,有唐朝大将郭子仪之风
孙大将军孙嗣徽,出生于万历十年(1582年),字允迪,别号鸣伊。少年时代,孙嗣徽就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性格。他的父亲以文学闻名,当然希望孩子们也饱读诗书、科举中的。而孙嗣徽却喜欢练武,刀枪剑戟样样精通,未成年就力大无比,谈论孙子的兵法、姜太公的六韬谋略头头是道。
有一次,他的父亲督促检查他的学业,他向父亲长跪说:“值此天下动荡之际,大丈夫当投笔从戎,持剑走天涯,建功边疆,扬名海外,岂能无所作为?”父亲被他的言辞所感动,从此不再强迫他研习书法,背诵经典。
在父亲的支持下,孙嗣徽专心致志研讨兵法,探究其中奥妙。孙嗣徽特别善于射箭,有百步穿杨之能。只是因为他的父亲年老体弱,故在家侍奉老人,等到父亲去世后,他整顿行装,开始仗剑走边关,在宣府考取武举,担任东路游兵中军,升保定新城守备。
这个时候,正是东北满清兴起,屡次攻击边关的时候。辽东陷落,报急的文书前后相继,大军云集,粮饷无着落,百姓又极端困苦,孙嗣徽乃变卖家产筹集军费。有人啧啧称赞,也有人提出批评,孙嗣徽却说:“我为国而破家,哪里有什么遗憾!”
由此,他被提拔为宣府军政都司。孙嗣徽善于团结士兵,关心下属,有功劳均归部下,由此更得到众人的爱戴。在他上任刚一个多月时,新知府上任,孙嗣徽率众迎出四十里地。
当地的大盗巩四、何玉等人侦知后,欲伺机劫掠监狱,占据宣府叛乱。孙嗣徽得到报告后,立即单骑返回,提剑冲到巩四、何玉面前,高声呵斥他们。贼人们畏惧孙嗣徽的威名,都束手就擒。巡抚董公感叹他的临危不乱、大智大勇,亲自向皇帝写奏章保举,不久,孙嗣徽升任北京五军四营游击将军。
京城的士兵比边疆油滑,而孙嗣徽依然像在边关一样严格训练,赏罚分明。适逢天启皇帝行郊祀大礼,前门属于警卫要地,都督朱光祚特地把驻守前门一带的任务交给孙嗣徽。孙嗣徽率领全军衣不解甲,马不卸鞍,冒着风雪护卫皇帝的銮舆,共计6天。大礼圆满完成后,皇帝赏赐白金五十两,蟒缎一匹,宝钞五百贯并宴席一桌,封孙嗣徽昭勇将军,任都指挥佥事,不久又晋升为蓟镇马兰路参将。
马兰是北京的咽喉,屏御首都,责任重大。而这时,因为士兵的薪饷不足,十二路军队合伙鼓噪,离开驻地,上司下旨招安,各路军队竟然不接受。孙嗣徽又是单骑追上队伍,向士兵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再加上孙嗣徽平时又与士兵们情投意合。于是,大家接受了他的劝解,又纷纷各自归营,使蓟镇境内免除了一场浩劫。
孙嗣徽驻守马兰三年,整顿边务,严格训练,得到上下一致好评,被称赞为有唐朝大将郭子仪之风。孙嗣徽任满后,赴京候选,其间,清兵南侵,马兰遂陷落。
在北京候选期间,遇到清兵兵临京城。兵科给事中宋鸣梧向皇上举荐孙嗣徽,朝廷遂将得胜门交给他防守。孙嗣徽面见皇帝,条陈十二款守城事宜,御笔点用八款。时值隆冬,孙嗣徽顶风冒雪,日夜坚守。
腊月二十三日,农历小年之夜,清兵攻城,孙嗣徽令次子孙锳率领百余骑兵出城迎敌,斩获敌人首级六颗,将敌人打退。守卫半年后,清兵退去,因功加后军都督府佥事。
孙嗣徽在京候补三年,朝廷考选将才,获得第一名,晋升南直隶徐州总兵官,到任后,先赴凤阳谒拜皇陵,未及返回又被调去剿灭海寇,驻守海州,再奉旨增援登州。
在送行席间,巡抚率领部分官员赴宴,而孙嗣徽则率领两个儿子赴宴。席间,孙鋐三弓并开,孙锳则举起五百斤重石头,举坐皆惊。
出海后不久,遭遇海寇李龙山等船18艘,孙嗣徽率领两个儿子孙鋐、孙锳亲自与敌拼杀,生擒贼首李龙山等29名,斩获首级58颗,他们一面申报,一面扬帆直趋登州,一直将敌人追至鸭绿江边。敌人登岸后,整兵再战,清兵在岸上,而孙嗣徽等人却在船上,危急时刻,他仗剑大喊:“贼锋锐甚,兼得地利,今日不舍生,不能破贼。正吾曹弃世报国之秋也。马革裹尸,何啻羽化,敢有退缩一步者,立齿吾剑。”
在孙嗣徽一马当先的带领下,全军将士弃船登陆,奋勇向前,一举将敌人击溃。孙嗣徽又命令次子孙锳率亲兵追击敌人,大获全胜。与东江总兵官沈世奎会合后,又相约进击,前后烧毁敌船40余艘。
山东巡抚朱大典上书皇帝论功,孙嗣徽排名第一,即升其长子孙鋐淮安府大营游击将军,次子孙锳狼山守备。
适逢新漕运总督上任,孙嗣徽因故未去庆贺,被含沙射影攻击,就此被解甲归田。孙嗣徽回归故乡后,每日督促后代功课,与他们讨论剑谱兵法。他告诉子孙们说:“昔营平马伏波,皆以老将立功绝域,吾年未龙钟,惜遭贝锦,耿耿此心,长怀报国,安知不奋翼渑池乎。即吾不得作,愿汝曹必作。”
崇祯十年(1637年)秋,一日,孙嗣徽突然来到马厩,他抚摸着自己的坐骑,吟诵杜甫诗,“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他感慨地说,“此吾战场中托性命之良马也”,回至寝室,即坐而去逝,享年56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希翔通讯员董兆云报道本报讯8月4日,记者在桓台县红莲湖发现,许多树木的树干上都悬挂...
桓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桓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