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10余种,配备中药饮片数量300种以上国医堂:让“老”中医展新风采

今日周村 2017-11-27 08:18 大字

□本报记者 孔令海

“哎呀,好舒服,对对,就是这里,再按按……哎吆吆……”这一阵阵痛并快乐着的喊叫声是从区医院的名老中医馆里传出来的。今年63岁的市民李荣芳正躺在床上享受着中医理疗服务,这已经是她这个月第四次来做中医理疗了。

如今,像李荣芳这样定期来中医馆里做理疗的市民不在少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愿意用一些传统的“老”方法来治疗老年病、慢性病。“办个卡做理疗很划算,花费不高,还有专家给你做针灸,按摩,拔火罐,熏蒸,别提多舒服了!”李荣芳说道。

“自从镇上有了国医堂,看病拿药方便多了,不用每周坐车去大医院看病拿药,省了不少劲。现在出门就能看中医、拿中药,就跟在城里一样,真是方便又实惠。”正在王村镇卫生院拿中药的市民蔡慧喜滋滋的说道。

“像王村镇离城区比较远,市民进城看病不方便,在当地卫生院建了国医堂后,名中医每周都会定期到国医堂坐诊,辖区的老百姓不出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中医专家的诊断和治疗,切实有效的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同时也加强了老百姓对基层医院疗效的认可和信任,可谓一举多得!”区卫计局局长鲍滨说。

乡镇、社区设立国医堂是我区打通中医便民“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三年来我区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建成了区医院、王村、北郊、南郊、开发区等7处国医堂,每处面积均大于100平米。国医堂配备中药饮片数量达300种以上,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10余种,并在区医院成立了“国医大师李佃贵传承工作室”,4名中医师拜入李佃贵门下,让市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获得感”。

“今年我区国医堂实现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全覆盖,2处镇卫生院、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山东省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处村卫生室被评为山东省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区卫计局副局长王国臣介绍说。国医堂的建设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合理设置的理疗室、康复室、针灸室等中医科室和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诊疗服务,实现了“服务更可及、能力有提高、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年门诊人次达62.4万人次。

虽然“国医之花”遍地盛开,但“花开”并非千篇一律。各国医堂立足实际,形成了各自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王村镇中心卫生院国医堂在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专科方面优势明显;北郊镇中心卫生院国医堂运用中医理论,开展包括中药、熏洗、牵引、膏药贴敷、小针刀、穴位注射等适宜技术诊疗业务;南郊镇中心卫生院国医堂,与桓台田氏正骨合作,打造中医正骨特色项目;经济开发区卫生院国医堂中医康复治疗成效显著,是淄博市首批基本医保协议康复定点医疗机构,我区区属医疗机构首家医保康复定点医疗机构;永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运用针灸、推拿、电针、热疗等中医治疗方式;山东省生建八三医院通过专家进场所坐诊、巡诊的方式,利用针灸、推拿、压穴、短频治疗、韩式治疗仪、中医汤剂、中医特色贴敷等多种方法开展中医戒毒工作……

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如今,我区国医堂的发展走在全市前列,让传统中医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焕发出新的风采。

新闻推荐

桓台加强乡镇人才队伍建设

本报讯桓台县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加强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基层工作发展。针对乡镇人员数量缺乏现状,该县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及退役大学生政策安置等方式多渠道补充人员,在...

桓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桓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