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马桥镇东圈村“第一书记”张新民侧记

淄博日报 2017-05-08 10:05 大字
“要干就干到最好,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2015年6月,桓台县城管执法局干部张新民来到马桥镇东圈村担任“第一书记”,上任伊始,就立下工作目标——坚决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放心。

想群众所想办实事

东圈村位于马桥镇西南角,位置偏僻,村集体收入薄弱。来到东圈村后,张新民结合第一书记职责与村两委成员一起,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与村民座谈交流,知晓民情民意。

水压太小,吃水不便、中心路坑洼不平、村南路上的桥梁年久失修、东坡1000余亩农田因电压不稳影响农灌……桩桩老百姓关心的“愁事”摆在面前,如何解决才能保证群众满意?经过和村两委积极协商,问题件件顺利解决:分路供水、延长时间解决了村民吃水不便问题;协调镇政府资金1.5万元对村内中心路进行了整修;抓住水利部门对乡镇农田综合整治的契机,协调资金5万元对村南人字河危桥改造加固;争取上级资金12万元新建2台变压器,确保了1000余亩农田灌溉用电……

“张新民摸透了村情,为村里的发展找准了方向,一系列实事都办到了村民心坎上,我们需要这样的‘第一书记\’。”东圈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孙希东说。

提高群众满意度

近年来,东圈村村民活动场所建设明显滞后,群众对办事不方便反映强烈。张新民积极向城管局领导汇报,多方筹集资金,东圈村办公和村民活动场所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该村建成的活动中心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在活动室里,戏曲爱好者吹拉弹唱,村民健身、看书学习,其乐融融。他还多次联系县文化局“情系百姓”文化下乡,以身边人演身边事,歌颂幸福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6岁的张景全是村里有名的二胡手,村民活动室建成后,他高兴地逢人便说:“这个小张书记干起工作真是不含糊!”

东圈村人均耕地较多,以前农田灌溉费时费力,张新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过与村两委集体研究,决定拿出3万元为20眼机井配置新潜水泵,现在家家户户浇地时,只需一个人一张铁锹。他还积极与县农业局联系,引进示范田项目,耕地、播种等都严格按照技术流程操作,如此一来,土地平均增产10%以上,而且每亩地政府补助300元,为群众增收打下了好基础。

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为每家农户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是第一书记义不容辞的责任。”张新民说。

驻村两年来,他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帮扶困难党员和贫困户;联系医院免费为村民健康查体,及时给病人提出治疗建议;充当“代办员”,积极为村民代办各项事务,86岁的张荣华老人行动不便,张新民全程代办,让老人顺利的每月都能领到补助金……东圈村由村集体出资,按每人100元标准补助缴纳医疗费;为195名60周岁以上村民定时发放生活物资;对村内积存的垃圾堆、杂物等集中清理,填平了村内两个大湾,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真心实意提供服务,张新民与群众的距离拉得更近,心贴得更紧。“立足村情民情实际,带着感情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事,才能听到群众心声,做到解民忧,顺民意。”张新民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张学军郑伟)

新闻推荐

市商务局:构建主城区商务发展“高地” □本报记者苏利民通讯员王一平张通

“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深入推进‘一个定位、三个着力\’,坚定不移推进‘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奋力谱写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建设新篇章的宏伟目标,为全市商务领域各项工作提出了...

桓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桓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