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市社会福利院和淄博晚报社联合开展的“接贫困家庭孤儿回福利院过年”活动迎来首位贫困孤儿 这里有爸妈有伙伴 来了不想走

淄博晚报 2013-02-04 02:28 大字

晚报讯(记者沙红翠通讯员周永)接贫困孤儿回福利院过年,让他们感受爱和温暖。2013年1月中旬,市社会福利院和淄博晚报社联合开展了“接贫困家庭孤儿回福利院过年”活动。半个月来,记者跟随民政局、福利院工作人员走进张店、淄川、临淄等15个特别贫困的孤儿家庭,目前3位孤儿已经达成来福利院的意向,1位孤儿杨明明已经住进了福利院。昨日时值传统小年,记者冒着大雪来到社会福利院看望。14岁的明明说,来到福利院有了很多爸妈还有小伙伴,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来到福利院

感受温暖和快乐

昨日,腊月二十三,传统小年,一场瑞雪扫除了接连多日的雾霾,9:00,雪越下越大,记者来到福利院时,儿童福利院院长朱喜荣正带着孩子们扫完雪回房间。

“这就是杨明明,很内向但很有礼貌的孩子!”朱喜荣指给记者看的小男孩就是首位入住福利院的孤儿,他的母亲、父亲先后病故,相依为命的爷爷2011年又去世,明明的童年是在当地社区的敬老院度过的。

眼前的明明似乎看不到失去父母留下的阴影,穿着干净利索,个子高挑,微微一笑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但一交谈才感受孩子心里的苦楚,这些年他一直住在敬老院,虽然那里的叔叔阿姨对他很好,但因为大部分是老人,他不喜欢和别人说话。

“心情不好的时候,不知道找谁,就去找同学们打乒乓球、打篮球,浑浑噩噩过了好多年,每天就是上学,放学,回敬老院吃饭!”每次打完球同学们就被父母喊回家,没人喊他,他已习惯。

明明灰暗的少年生活自从来到福利院才打开了闪亮的一扇窗。“来到福利院后就不想走了,这里有小伙伴,上午我做手工,下午就上上网,看看书,过得特别充实和快乐!”明明带记者去手工室看他的作品“鞭炮”,路上几个小弟弟向他怀里扑来,明明微笑着弯下身子抱了抱亲了亲,然后将他们送到老师手中。

朱喜荣看了这一幕眼里噙满泪水,她说明明刚来时几乎不笑,头发、身上都脏兮兮的,这几天洗澡穿新衣本来帅气的明明更加英俊,朱喜荣说给明明安排的房间住的都是正常的大孩子,希望他们能帮他尽快适应生活,他也适应的很快。

活动常年开展

欢迎更多贫困孤儿来试住

明明是首位住进福利院的孩子,早早地感受到了福利院的幸福生活,目前还有三位孩子已经达成了住进福利院的意向。

虽然每个月孩子们都领着生活补贴,但很多孤儿家庭的贫困仍然超出记者想象,在走访慰问的过程中,淄川一位孤儿俏俏肺炎,每次感冒都是一场大病,走访他家时他的爷爷奶奶正四处借钱还药费。

淄博市儿童福利院市市政府民心工程,2010年刚投入使用,还配有康复中心,教育中心,有专门的老师辅导作业,对孩子的身体、心理成长都是有帮助的,把孩子交给我们请放心。”每到一户家庭,朱喜荣都会拿着福利院的挂历给孩子讲福利院的条件和生活,并送上过节物资。

到了福利院会不会改姓,还能不能上学,还能不能回家?针对孤儿祖辈们的普遍疑虑,朱喜荣这样解释:“策划这次活动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享受党和政府的关心,过上正常的生活,首先孩子们来到福利院后不改名不更姓,孩子还是你自己的,想回去随时可以回去,其次教育问题,福利院已经培养了好几名大学生,我们的孩子都在果里镇实验学校上学,有专门的大巴车接送,只要有能力上我们就会一直供养到大学!”

比如明明,他现在在周村某职业学院读一年级,福利院会一直供养,并将及时和学校联系担负起养育重任放假时再把他接回福利院,其他住进福利院的孩子也将享受到同样的待遇。朱喜荣表示,接贫困家庭孤儿回福利院的活动会常年开展,孩子要求年龄在14岁以下,家庭存在一定困难,散居孤儿家庭的监护人可直接报名,咨询联系电话:市儿童福利院8400813,地址桓台县果里镇前鲁村南首(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对过)。

新闻推荐

桓台县环保局开展“三比一争”活动 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争创一流

...

桓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桓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