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农业“接二连三”孕育新动能

淄博日报 2019-05-08 01:01 大字

5月5日,五一小长假的节日气氛已经散去,但此时的高青县黑里寨镇双河村却比过节时还要热闹。位于村南的森阳农业公司门前停满了货车,车间内菌包自动生产线飞速运转、采摘木耳的工人双手翻飞……

森阳农业四周就是成片的麦田,村支部书记郭德彬说:“以前我们种庄稼只有一份收入,现在像玉米秸秆这样的下脚料也成了宝贝,经过深加工成为蘑菇菌包变成木耳实现增值收入,再通过技术培训、包装营销可扩大3倍收益。”如今,双河村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已初步构建起完整的食用菌产业链条,先后建成了玉米芯转化车间、菌包生产车间、食用菌净化车间和20个出耳示范大棚,年可生产白背木耳2000余吨。他们生产出的白背木耳大都出口到国外,离岸出口价高达每斤28元,多被用到韩国泡菜、日本料理上,是货真价实的“黑元宝”。

这一发展模式正是高青县加快推进的“新六产”。作为全省农业“新六产”示范县,高青县将发展“新六产”作为培育农业新动能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得益乳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循环奶业基地、黑牛特色小镇、MAP智农示范农场等现代农业项目,扶持森阳农业、田源农业等众多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做大做强,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在种养加、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的基础上培育新产业、衍生新业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

在“新六产”的带动下,传统农业“接二连三”,让农民收入由一份变为双份。57岁的村民郭兴波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感觉特别知足,为森阳农业食用菌大棚放膜、拉光、通风、降温是他的主要职责。他说:“自己年龄大了,外出打工没人要,单靠几亩口粮种植粮食致富行不通了。”虽然还是当农民,但郭兴波的身份已经贴上了“新农民”的标签,在这里,他不用风里来雨里去,每天可以稳赚100多元工资,年增收突破2万元。

新闻推荐

青城学区 为学生解“心锁”

晚报讯日前,高青县青城学区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民生工程,通过采取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心育水平;拓宽心育渠道,促进...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