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下,建筑工人汗流浃背赶工期“衣服上能拧出2斤汗水”

齐鲁晚报 2018-07-17 04:23 大字

◤一名钢筋工手上戴着厚厚的胶皮手套,防止手被晒热的钢筋烫伤。◤一名工人脸上满是细密的汗珠。◤不少工人安全帽两侧搭着毛巾,既能遮挡阳光还能及时擦汗。文/片本报记者巩悦悦

16日的淄博,在高温酷暑下犹如一个大型“桑拿房”。市民坐在家中都会汗流浃背,但很多劳动者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需要长时间与高温抗衡。

16日下午,记者走近高青县一处建筑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烈日下,紧张忙碌着。脸颊上、脖子上不时冒出豆大的汗珠,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从今天早上到现在,不停地出汗。身上的汗多了,衣服上能拧出2斤水。”一个30岁左右的工人擦了擦脸上淌下来的汗,继续忙碌。

工地上的钢筋工通常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不少施工者安全帽两侧还搭着毛巾,手上戴着厚厚的胶皮手套。“即便是高温天气,也要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毛巾搭在耳边,不仅能遮挡太阳,还能及时擦掉脸上的汗。因为太阳晒得钢筋烫手,戴手套是为了防止手被烫出泡。”一位杨姓钢筋工说。

距钢筋架20米处,一位工人正进行钢筋条的对焊。50岁的吴师傅是位老技术工,已经从事建筑施工多年,他说自己一天可以焊接400多根钢筋条。“一天到头离不开水,每天至少要喝10斤。”

“热也不行,不干工程进展不下去。”杨先生是外地人,来淄博打工一个多月了,常年的室外劳动显得他皮肤黝黑,他主要负责搬运等零活。虽然工作单一,但活可不轻松。暴晒后的钢筋像刚出炉一样,稍不留神就会被烫伤。35岁的吴师傅是一位塔吊工作者。吴师傅说,塔吊距地面19米,主要任务是吊建筑工程所需要的钢筋、砖等建筑材料。“三面铁皮晒的发烫。与地面相比,塔吊室里的温度要高四五度。”

一到休息时间,工地负责人会给工人们送来雪糕和矿泉水,大家通常来不及洗把手,就互相有说有笑的吃起来。短暂的休息后,大家又会回到各自的岗位上顶着热浪开始工作。

新闻推荐

淄博市向社会公开发布2018年第二批创新改革经验备选名单

■核心提示根据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安排,各区县、市直有关部门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四个...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