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做好为民服务“化学题” ——肃南红湾寺镇便民服务见闻

张掖日报 2014-05-26 10:32 大字

[摘要]——肃南红湾寺镇便民服务见闻

见习记者乔伟本报记者武雪峰

从办公楼走进社区,从行政工作细化到家长里短,从9226人具体到每个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肃南县红湾寺镇始终把为民服务,打造和谐社区放在工作首位,“这就像是在做一道化学题,我们工作人员就像题目试验中的各种试剂,结合市里、县里、镇上出台制定的‘化学方程式\’,调制出各种为民服务的新试剂。”镇党委副书记王延祥说。

促进城乡一体化,我们是“指示剂”

红湾寺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裕兴、红湾等管辖面积较大、管理服务较广、人口数量较多的大社区。随着康乐、大河等周边乡村牧民定居点在县城的设立,在该镇生活工作的人一下子变得多了起来。“城乡一体化不只是修修楼,还要让牧民在生活上真正融入城镇,在这里管理就是个问题,因为从草场上搬过来的牧民跟原本居住在县城中的人群生活习惯很不一样,县城居民原本的生活工作体系受到了冲击,许多群众反映楼道没人打扫,邻居日夜酗酒……”红湾社区党委书记张登斌说。

针对这个问题,镇党委立即召开会议,制定相关措施,召集各社区党员对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引导解决,并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活动,解决了社区居民不少难题。小区卫生不好,发动楼内党员先做,带动形成整楼住户的卫生习惯;新搬来牧民对县城不了解,娱乐生活匮乏,镇上的文艺骨干便组织他们排练广场舞,丰富精神生活……“目前全镇已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30多起,解决居民难题50多个。我们的作用就像化学中的‘指示剂\’,一种颜色就代表一种情况,根据不同的颜色,制定不同的措施,解决不同的难题,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矛盾不少交。”王延祥说。

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我们是“融合剂”

下午六点,阳光透过天花板上挂着的民族服饰缝隙斜射进红湾社区居民白晓琴的民族工艺品店,已接近晚饭时间,她还有一件刺绣没有完工。“多亏了社区办的刺绣技能培训班,让我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融入这个社会。”去年培训班学习结束后,白晓琴远赴苏州学习苏绣技艺,并将苏绣技艺和在培训班学到的裕固族传统刺绣技艺结合在一起,开起了一家民族服饰有限责任公司,下岗已经好几年的她日子渐渐过得红火起来。

在该镇,像白晓琴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之前有的是下岗人员,有的是退伍军人,但在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培训班后,不少人重新上岗,并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我们已经组织了各类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1820人次。培训技术技能将他们与社会融合在一起,鼓励和扶持了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红湾社区居委会主任兰银霞说。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是“催化剂”

“社区的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都回来看我,我腿脚不好,他们时常帮我做家务,真的很感动!”在老人朵玉琴的家中,社区的几名工作人员跟老人坐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看起来像是母女之间的亲切谈话……

王延祥告诉记者,镇党委在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着重听取贫困残疾人、空巢和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儿童、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体的意见,切实聚焦“四风”问题,着力解决工作人员的“依赖症”、“迷茫症”和“盲动症”,推动其深入最基层,深入到群众当中。至目前,该镇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已对全镇1853户居民进行了调研走访,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31件,并在“回头看”过程中,再次收集反映镇、社区班子的意见建议12条,为今后工作夯实了基础,催化了教育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新闻推荐

欢歌劲舞庆佳节 ——肃南60周年县庆侧记

——肃南60周年县庆侧记

肃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