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肃省投放10万只牧鸡治理草原蝗虫

甘肃日报 2012-08-03 00:46 大字

本报肃南讯 (记者王朝霞)如今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大河乡、祁丰乡的草原上,又添“新景”,伴随着牧民有节奏的哨声,一群群牧鸡在草原上飞奔寻觅,敏锐地发现人眼难以发现的蝗虫,争抢啄食。近日,由全国畜牧总站、省农牧厅主办的“农业部2012年为农民办实事——百万牧鸡治蝗增收行动”甘肃项目区启动仪式在肃南县大河草原举行,甘肃省今年投放10万只牧鸡开展“牧鸡治蝗”示范项目,开辟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新途径,增加农牧民“绿色养殖”收入。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草原大省,天然草原面积2.68亿亩,居全国第六位,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9.4%。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甘肃省草原鼠虫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其中草原虫害年均危害面积2000万亩左右,严重危害面积1000万亩左右。2010年,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草原站在甘肃省草原蝗虫危害较为严重的区域——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启动了全省第一个“牧鸡灭蝗”示范项目,选择10户牧民,投放牧鸡1万只,使10万亩草原蝗虫灾害得到有效控制,10户牧民户均实现经济收入3万元。2011年在肃南、渭源、漳县等10个县推广了牧鸡灭蝗,共投放牧鸡8.5万只,治理草原蝗虫面积达100万亩,挽回牧草损失3000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达到了600万元。

牧鸡灭蝗减少了化学农药对草原的污染,增加了农牧民收入,是一项经济、安全、环保、有效的草原蝗虫防治措施。今年,农业部和全国畜牧总站支持甘肃省,在肃南、民乐、夏河、永昌、天祝、渭源、漳县、临夏县等8个县及嘉峪关市投放10万只牧鸡,开展牧鸡治蝗。甘肃省将提高牧鸡治蝗技术普及率和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比例,推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在注重控制虫害效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养鸡农牧户收入增加,按照产业化经营的理念,组织发展养鸡协会,研究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提高草原上放养吃蝗虫的牧鸡市场效益。

新闻推荐

祁连山下 警民巡护预防森林火险

本报讯(记者马国顺 通讯员王瑞欣 庞红升)“看,我也能拉着风机啦!”随着马达声响,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寺景区内传来一声欢呼,游客们正在森警官兵的示范指...

肃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肃南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