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荒滩变宝地 ——山丹东乐镇北滩核桃、油用牡丹综合示范基地见闻
[摘要]——山丹东乐镇北滩核桃、油用牡丹综合示范基地见闻
本报记者杨静文
距离山丹县城28公里的东乐镇西屯村北滩,沙石戈壁,荒芜多年。深秋时节,记者来到这里,却看到另一番景致:乱石不见踪影,平整的土地、宽阔的干道、新增的机井……
如今的荒滩摇身一变成为东乐北滩核桃、油用牡丹特色经济林基地,由甘肃焉支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与山丹天源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依托东乐镇西屯村北滩丰富的自然资源,采用“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科技”模式,共同开发建设总面积6000亩的特色优质经济林。项目总投资4600万元,分三期3年实施,计划栽植核桃、珍珠油杏、油用牡丹共3500亩,每亩经济效益将分别达6000元、5500元、5000元。
令人不解的是,在基地现场记者并没有看到果林繁茂的景象。“这就是我们遇到的困难之一,此项工作前期投入大,种植周期很长,短期内看不到成效。”甘肃焉支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丹基地总指挥赵国文告诉记者,基地栽植的核桃、油用牡丹、水晶杏5年后才进入盛果期。“核桃和牡丹易储存,结果后任何时候都可以采摘,油牡丹用途多、效益好,浑身都是宝。”谈及为何选择短期内看不见成效的种植,赵国文自信地回答。
如此大规模的基地建设,困难绝不只是来自外界“看不到成效”的压力,还有种植作物生长的水土问题。赵国文告诉记者,当初选址于此,看中的就是该地气候温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自然优势和农村土地流转活跃、信贷市场发育良好等农业产业发展优势。有优必有劣。干旱缺水和土壤偏盐碱性,成为制约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既然来了,就只能迎难而上。没有水,就从周边甚至张掖拉水过来;土壤碱性大,就请专业人员帮助,想办法弱化碱性。”就这样,通过前期不懈的干劲和不菲的投入,去年11月动工建设至今,已完成土地平整3300亩,新打机井5眼,架设供电线路10公里、变电台5套,修建东西向主干道5条、南北向主干道6条、作业副干道12条,栽植核桃和珍珠油杏2700亩、油用牡丹500亩、防风林带500亩。
凭一己之力难以实现如此快速的进展。赵国文表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给了他们很大动力。该县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并为基地派出13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统筹发展的原则,采取跟踪服务、蹲点指导、技术培训等措施,确保水晶杏、核桃、油用牡丹等经济林苗木和防风林带栽植工作有序开展。
政府为何如此大力支持基地建设?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依福给出了答案:该基地严格执行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改善项目区农田土壤,着力提高和恢复地力,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治沙,将有效改善当地自然环境,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通过支持企业发展千亩核桃油用牡丹基地建设,不但为荒滩增添了绿色,而且也为涉农企业参与生态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基地建成后,将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今年,山丹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省市号召,把发展经济林产业作为加快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本着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效并举的建设目的,大力发展油用牡丹、核桃、杏、梨、枸杞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同时,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经济林产业的希望工程、强身工程、脊梁工程,有力促进了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和林果产业基地不断壮大。
新闻推荐
山丹讯近日,山丹县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发出了征集第四届百姓春晚节目的通知,拉开了年元旦、春节文化活动的序幕。该县自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3届百姓春晚,百姓演,演百姓,成为地方文化的...
山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山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