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转”富山丹农民
本报记者郑朝华通讯员杨建刚
日前,在山丹县清泉镇双桥村流转的连片土地上,大型农机轰隆作响忙着开垄铺膜,20多名“田野工人”熟练地点播蚕豆,田畴沃野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这样的“土地集中经营”场面在山丹县随处可见。
近年来,山丹县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形成了能人带动、合作社组织、企业基地、家庭农场、亲友托管等类型的耕地经营模式,呈现出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流转方式形式多样、土地租金大幅上涨、土地流转期限不断延长等特点。去年,全县的流转土地面积达26.9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7.6%,涉及农户21261户,其中规模经营户达到799户,流转面积在千亩以上的就有42户之多。
该县为确保土地流转的有序进行和扶持种植大户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指导意见》、《山丹县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扶持土地规模经营奖励办法》等多个指导性文件,对土地流转期限在3年以上,签订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围绕马铃薯、高原夏菜、制种、日光温室果菜等特色主导产业进行连片规模经营的流转户,实际流转面积在200亩以上的,县财政按照流转规模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
如今的山丹,土地流转已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助推器,使干旱缺水、冷凉灌区的黄土地绽放出了迷人的光彩。“全县土地趋于集中,优化了农业结构布局,加快了特色产业连片规模开发,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升级,激活了土地的‘亩效益\’,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既当‘地主\’,又当工人……”县经营管理局局长李凤武说道。
“去年,我把自己的地以每亩900元的价格全部承包给种植大户李鹏,签订了三年的合同,我还回到自家地里干活,每年能挣1万元左右。”位于奇镇十里堡村村民李爱萍高兴地说。清泉镇清泉村村民吴多仁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我们家6亩地,原来种大麦每亩年产七八百斤,去掉种子、化肥等各种费用,6亩地也就挣2000元左右。现在土地流转了,光租金就近4000元,我还能外出打工,比以前挣得多了,真是一举两得啊!”
土地流转,让农民得到了实惠,而承包土地的种植大户们更是从土里掘出一桶桶“真金”。见到位奇镇种植大户赵家明时,他正在自己的恒温库里忙碌。“农户的土地自己种,每亩地按种植大麦、小麦计算,除去成本后,亩收入最多400至500元,土地流转后每亩地除净收600至900元租金外,还可在地里、厂里打工获得7000多元的收入。”赵家明告诉记者,现在农民自主种田的积极性已经不高,都愿意流转土地。
土地通过流转实现集中经营,促进了农业、畜牧业、加工业等产业链的形成和农业科技升级。“下一步,我们合作社打算将村上的土地全部流转过来,打造出1.5万亩左右的甜叶菊种植基地,并且建立加工厂,围绕甜叶菊来做文章。”说起将来的打算,赵家明津津乐道。的确,在山丹县像赵家明这样将“土地流转”当成产业来做的能人大户,他们不仅搞生产、加工、养殖,而且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
在政府政策鼓励和能人大户的带动下,该县的土地流转面积2015年骤增到的26.9万亩,流转租金最高者达到每亩900元,流转租期一般为三至五年,最长达到16年,形成了农户、工商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整村整社集中流转的格局。土地流转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手艺、头脑活、善经营的农民外出经商和打工,变成了宜农宜工的“两栖”农民,留守家园的老人和妇女既可照顾家庭又可在自己的出租地上就近打工。目前,全县已有2.6万名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人均年收入均在3万元以上,农民非农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55%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褚海霞)近日,由山丹县卫生计生委主办、山丹县人民医院承办的山丹县卫生计生系统道德讲堂在县文化旅游创艺中心三楼党校会议室隆重开讲。本期道德讲堂活...
山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