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丹:“流”出生机 “转”出效益

甘肃日报 2012-10-10 00:26 大字

“新农村试点在山丹”系列报道之三

张学明  葛  勤

几年前,山丹县位奇镇廿里堡村村民张连奎一家5口人常年被绑在10多亩土地上“转”,一年仅“刨”个万把元的收入,日子过得很紧巴。今年,他把土地全部租给当地的天润储业公司,每亩地得到租金650元,自己和儿子、儿媳在公司打工,年底还可以轻松赚到2万多元!如今的张连奎一手拿租金,一手拿工资,“两头获利”, 守家挣钱两不误,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和张连奎一样,如今在山丹县的广大农村,通过土地流转,由农户转为产业工人的农户不在少数。大家与加工企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之间形成“你种我的地,我赚你的钱”的互利共赢局面。

山丹县委书记赵学忠说:“农业要有效益,要现代化,必须结合市场。农业结构怎么调,关键是土地使用权的调整。没有土地使用权的调整,就形不成规模,就无法让资本、技术注入到农田上来。”

政府、市场双手“推拉”并举,全力实施土地流转

按照“鼓励保护、规范引导、特色示范、整体推进”的思路,相继成立了县乡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规范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并在16个村建立了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点,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对连片规模经营的合作组织和流转户,按实际流转面积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流转土地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由政府协调贷款,县财政提供为期3年的贷款贴息,成效显著的,在有关项目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和支持,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有序推进。

政府、政策两架“马车”合力推动,保证土地流转成果

该县把土地流转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政策牵动、能人带动、服务促动”等措施,采取转包、出租、互换等形式,实现土地流转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初步形成了能人带动型、企业基地型、合作社(协会)组织型、亲友托管型等多种土地流转模式,转“活”了土地,也“转”出了农民的好日子。

2012年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9.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6.5%,全县近一半农户参与,规模经营户达到300多户,2/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二、三产业。全县马铃薯、中药材、红提葡萄、双孢菇等节水设施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带动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被评为全省农业机械化十强县。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0多个,近一半农户参与。今年,该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9.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6.5%。全县呈现出农村土地“动”起来、结构调整“活”起来、农民群众“富”起来的喜人景象。

企业、合作社“双轮”驱动,使土地流转向纵深推进

今年,山丹县芋兴粉业公司签订马铃薯种植订单合同3.2万亩,其中租赁农民土地直接经营2.9万亩。东乐乡山羊堡村种植大户尹华文联合农户成立的荣华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农户土地、农机具等入股入社,集中经营土地,通过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签订订单、统一收购销售、统一机械作业等多种方式,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益,面积也由过去的3800亩扩大到今年的5200亩。实现了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双赢”,全县像此类合作社已达30多家。

通过企业、合作社租赁承包农民土地建立原料基地,与外地客商、加工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实行订单农业,今年全县签订农业订单35万亩,使种植基地成为农产品加工流通的“第一车间”。

“企业与农户结为联合体后,许多自愿转包土地的农户,即使‘不稼不穑\’,每亩也能拿到300元至700元不等的转包费,来自农田的收益反而比过去增加了。这样,农民的承包地通过流转变成了‘资本\’,提高了土地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使一些农民从单纯的务农转变为‘亦农亦工亦商\’的兼业状态,更多农民则解脱了土地的束缚。”山丹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晓云说。

新闻推荐

山丹县国税局双联行动见实效

山丹县国税局双联行动见实效本报山丹讯(通讯员王龙珍 韩文成)山丹县国税局在双联行动中,动真情、出实力、办实事,受到帮扶村——东乐乡十里堡...

山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