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刘虎虎

张掖日报 2012-04-27 15:19 大字

土地,曾是被农民紧紧攥在手心里的“命根子”。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却发现,只有没“本事”的人,才窝在一亩三分地上耕作。而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行,不仅助推了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的运营,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催生了众多“多薪”农民。

日前,记者在民乐县民联乡顾寨村1500亩连片大西洋种植基地看到,数百袋大西洋种薯整齐地摆放在地埂上,播种机往来作业,50多名农民有的在覆盖薄膜,有的在起垄培土,一派热火朝天的春耕场面。“去年,我承包了400亩耕地种植克新,平均亩产量在6200斤以上,虽然全国的马铃薯价格在0.2元左右,但通过与艾味客公司签订订单农业,我们的价格却高达0.48元,除去2000多元的人工费、机耕费和农资费用,亩均纯收入在250元左右,总收入10万多元。”既是村主任又是承包大户的郭万银说。今年,他和山丹县的马进多合伙承包顾寨村2600亩耕地,计划种植大西洋、制种油菜、制种花卉3种作物,目前大西洋播种已全部结束。

正在覆盖薄膜的农民刘彩霞,在谈到土地流转时拉开了话匣子:“我家共3口人,丈夫在县城打零工,家里的25亩庄稼地就我一人管理,丈夫在犁地、播种、浇水、收获的时候回家,不仅产量不高,还耽误了在外务工的时间。今年,我把地全部出租,丈夫也能在外安心打工了。”她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25亩地全部种植大田作物,亩均纯收入最多400多元,再加上丈夫打零工收入1.8万元,一年下来,最多就4万多元。现在,以每亩480元出租给承包户,光地租就1.2万元,给承包户打短工一年收入7000元,还能到县城建筑队打零工、到新疆拾棉花,又能收入9000元,再加上丈夫常年在青海务工挣3万元,到年底她家纯收入就能达到5.8万元,净增1.5万元。

顾寨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土壤肥沃,基础设施完善,往年最多流转2000亩,且都是零星种植,形不成规模。今年,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民联乡把顾寨村确定为整村土地流转示范村,给予1万元的补助资金,用于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虽然大多数农民认识到了土地流转的好处,但有几户人家不愿意流转,他们认为土地还是在自己手里踏实。为此,县上联系单位和乡上驻村干部,每天晚上到农户家里做动员工作,给他们讲解土地流转的好处,最终实现了整村流转。”郭万银说。该乡党委书记寇伟家介绍,在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县上也以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民乐县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提出发展设施农业、推动土地流转等10项扶持措施。同时,乡上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采取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方式,逐村逐户、耐心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算经济账,讲清未来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趋势,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土地流转的好处。目前,全乡已流转土地2万多亩,占到总播种面积的25%。

据了解,该县把土地流转作为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有效措施,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对土地产业化规模经营专业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倾斜和优惠,金融部门把参与规模经营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对象,及时帮助解决规模经营、基地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同时,对土地流转规模较大的乡镇和村,给予奖励补助,用于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对整村推进、流转期限较长的规模经营主体或流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给予一定奖励补助,并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至目前,已流转土地15万亩,其中整村流转行政村达到8个。

新闻推荐

民乐干群齐心帮民富

本报记者武开义孙渊斐 时下,走进民乐县的广大农村,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农民忙着在地里耕种、铺地膜;联村单位、联户干部根据各地的农时安排,分期分批驻村入户蹲点,为农户宣讲政策、传授技术、提供信息...

民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民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本报记者刘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