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城抒怀
周雯静
骆驼城,我的半个故乡,祖父和父亲两代人血汗浇灌的沃土。
1976年,爷爷带着我们一家跻身于开发骆驼城大军的行列。睡地窝子,打锅锥井,平整土地,栽植树木,治沙造田。在一望无垠的沙漠戈壁上,摸爬滚打,饮狂风、餐黄沙,成了名符其实的拓荒者。那时的这片土地,茫茫戈壁、漫漫黄沙,风吹沙走、蔽日遮天,草木不生,鸟雀罕见。
刚刚栽种的作物,被风沙掩埋、被烈日炙烤,干瘪了、枯萎了,而水浇灌的地方,草却顽强地活了下来。一棵蓬蒿、几株杂草,点缀在荒原上,绿得可爱、绿得沁心,即使掩压了禾苗,也不思拔除——那是生命,更是希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耕作经验的积累,水利设施的改善,防风治沙能力的增强,防风林成形了,四旁树木成活了,农作物也一年比一年增收了。之后,盖新房,砌渠道,建果园。在拓荒者血与汗,生与死的博弈中,戈壁成了绿洲,荒漠变为良田。骆驼城,见证了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拼搏经历,体验了这片土地上沧海桑田的变迁过程。
时间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逐水草而居,繁衍生息了。那时,祁连山水量充沛,涧壑沟谷中的流水潺潺而下,注入低洼处,形成了大海子、小海子、花海子等大小的湖泊。这些湖泊,承伫着祁连山的来水,滋润着这片土地。因为这片土地由泥沙冲积层形成,土质肥沃、水草丰茂、树木成荫、庄田错落、阡陌纵横,养育着各族儿女。
把时间推移到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北魏政权无力西顾,河西地区形成了多个割据政权。主政建康郡的太守段业,是个有作为的人物,为保一方平安,他秣马厉兵、固防守土,筑烽燧、建城郭。骆驼城、三角城、许三湾城等相继筑城。城郭起来了,防卫有了保障,但树木被大量砍伐,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随着疆域的扩大,力量的增强,段业的个人野心也逐年膨胀,不甘于区区太守,由太守而张掖公,进而北凉王,更以骆驼城为首府,建国立都,雄霸一方。北凉建国之初,内部就多有纷争,加之为拓疆扩土,与南凉、西凉进行了多年交战。经连年战乱的蹂躏,自然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由于生态环境遭到无休止的破坏,昔日的繁华已进入低谷。
明朝初年,定国公冯胜率大军西进,平定河西后,“发兵20万,南挑五岭,北打长城”,骆驼城成了驻兵重地。这里的经济,经过掠夺性利用后,植被遭到了更严重的破坏。海子干涸了,变成滩涂,地面水越来越少,不仅农田灌溉不敷,就是人畜饮水也已不足。在农田缩小,草场退化的剧变中,人退沙进,昔日的繁华国都,除几处城郭的断壁残垣见证着历史的苦果外,整个骆驼城就成了“旱魃肆虐黄埃漫,故都残存颓墙垣”的破败景象。这块土地的主宰者,也就由人变成了风沙。
现在的骆驼城,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重建,到处是一片盎然生机,昔日建国立都的繁华景象,已经重现在世人面前,而且天翻地覆今胜昔。看,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带田,流翠溢碧,仿佛一幅锦绣编织的地幔,每亩地上都写着“吨料田”三个大字,蕴含着希望,包含着成果;姹紫嫣红的葡萄园,果实累累,珠圆玉润,晶莹剔透,孕育着甜美喷发着酒香,使人馋涎欲滴;清香四溢的啤酒花,一望无际,绿中沁黄,昭示着丰收,凝结着幸福,给人以此时无酒人已醉的感觉……
现在的这片土地,到处是花香馥郁。土地的主人,以他们的智慧、勤劳,谱写着战胜自然、改善环境、人定胜天的颂歌,享受着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开辟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高台县文广新局)
新闻推荐
□张奋杰 党的十八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扬起了新的发展风帆,也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全民创业、民生保障和人才强县战略工...
高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高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