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评选犹如高手对决 项目负责人朱超谈岗上遗址入选过程

齐鲁晚报 2022-04-01 05:13 大字

万众期待中,考古界奥斯卡——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于揭晓。作为山东唯一一个入选终评的项目,滕州岗上遗址入选“十大”。那么,“十大”究竟是怎么评出来的?自己负责的考古项目入选“十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滕州岗上遗址项目的负责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朱超在“十大”名单出炉后接受了记者采访。

齐鲁晚报记者郭春雨

从1700个项目中突围 朱超这两天的心情,可谓经历了转折、转折、再转折。原因无他——这次的项目评选尤为激烈,每一位参评的“高手”都有极为独到的“硬功夫”,不管是项目的内容、意义还是准备的汇报材料,每个人的“出招”都是“稳、准、狠”,没有一个可以小视。

据朱超介绍,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项目,是从全国经过审批的1700余项考古发掘项目中筛选出来的。最初由各省的考古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经主办单位和专家初选,产生32项候选项目。然后由评选活动办公室组织拥有团体投票权的全国91家考古发掘资质单位、拥有理事投票权的中国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136人投票,并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推荐产生20项进入终评。进入终评的20个项目,从3月30日上午开始各项目负责人逐一线上PPT汇报,并接受现场及线上专家评委的质询和答疑,经专家评审,并报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

在最初的32项候选名单中,山东有两个项目入围。除了岗上遗址外,另一个项目是临淄稷下学宫遗址。然而随着20项终评名单公布,岗上遗址成为代表山东的“独苗”,这让朱超既感到了压力,也充满了希望。因为能够参加此次“高手对决”的终评,本身就意味着项目已经是优中之优——2021年,全国经过审批的考古发掘1700余项,能从1700余选手中脱颖而出,还能不算优秀吗?

如愿以偿进“十大”

当然,朱超还想更进一步。

“这次参评的20个项目中,包括我们在内,有7项是史前考古,其中1项是旧石器时期的考古,6项是新石器时期的考古,这些项目都是从全国的项目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个都有独特的竞争力,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朱超回忆项目评审时的情况。为了参加这次评审,他和同事们拿出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去进行汇报材料的整理,一点一点地制作和修改汇报用的视频、PPT,“感觉我们每天都很紧张,每天都在持续的工作,材料也是每天都在改,一直到3月24日,参评前几天才算把这个终评的材料定下来。”

因为疫情,3月30日的评审会上,20个项目的负责人分别在线上作了汇报和“答辩”。在上午作完项目汇报后,朱超就把每一个参评的项目都听了一遍,了解得越多,越觉得这次入选很难,“听别人讲完后,感觉心里更没底,因为其他的项目不仅材料丰富,汇报得也很好。听完后我就觉得还是把心态放平,等待最终的专家评审。不管我们的项目有没有入选,这都是一次特别好的学习机会。”

31日上午10点,随着“十大”花落揭晓,朱超和同事们一直悬了一整晚的心终于放下,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喜悦,更多的还是压力,因为入选“十大”名单不仅意味着肯定和荣誉,而且还是考古界乃至全社会对项目的期许,“我们还得继续进行北区墓地的发掘,继续完整揭露和呈现岗上遗址,为项目的研究寻找更多资料。”

新闻推荐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转作风提效能精细化管理让城市更具吸引力

田璐报道本报讯自滕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暨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提升行动动员会议召开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实际行动...

滕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滕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