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此次“全国十大”评选竞争激烈前所未见

华西都市报 2022-04-01 03:13 大字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 王巍

历史的脉络与枝叶,因考古不断丰富。3月31日揭晓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又掀起一股“考古热”。此次评选有哪些特点和亮点?为何“考古热”能持续吸引眼球?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

许多入选项目

都是围绕重大课题开展的

王巍说,本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竞争极为激烈、前所罕见。在初入围的20个项目中,精彩项目扎堆出现,让评选委员们难以取舍。众多考古项目发掘的实物资料,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供了科学的学术支撑。

从评选结果看,入选项目时代分布比较均衡,从距今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持续到明代考古成果。从地域分布上看,入选项目既包括中原地区、西南地区,也包括边疆地区。

近年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学术课题的实施,已经成为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我们从哪里来?何以中国?考古正用实证解决疑问。

王巍介绍,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有许多是围绕重大课题开展的考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比如,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均是围绕文明起源重大学术课题开展考古工作取得的成果。

“考古热”频登热搜

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此外,王巍说,作为此次唯一斩获“双子星”的省份,四川的两个考古项目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因其遗物丰富性、遗址本身的神秘性,以及多学科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科学发掘方法,不仅完成了一次颇受欢迎的考古科普,更是现代考古学的一项范例。

发现稻城皮洛遗址的国际意义不可忽视。考古发现让人们看到,人类在13万年前就已登上了青藏高原,其中发现的遗物遗迹,对于认识亚欧大陆东西侧,远古人群的迁徙和文化交流具有特殊意义,非常独特。

在王巍看来,近年来,“考古热”频繁登上热搜,体现着一种社会的进步。“包括民众的关注度、媒体的宣传度、考古学家社会意识和责任感的增强,共同形成了‘考古热’。”他说,这是一种好现象,“当民众对考古的关注不再是简单的猎奇,而是认识到它作为一门科学学科,能够帮助大家了解民族的过去、了解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这就是考古的意义所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曾洁

新闻推荐

滕州市率先实行党政领导领办市政协重点提案 首批17件重点提案被“关键少数”领办到位

通讯员赵燕刘华报道本报讯为充分发挥重点提案办理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提案办理质量,推动党政领导同志领办政协重点...

滕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滕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