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君造高足豆及鸡鸣狗盗 黄士贞

滕州日报 2020-05-22 11:38 大字

我们知道,鸡鸣狗盗这一成语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孟尝君列传》第十五篇。对于鸡鸣和狗盗,是史人的渲染,还是历史的真实写照?2300多年后的2011年,陕西警方侦破了秦东陵盗墓案。在追回的被盗文物中,有一件唯一的国家一级文物“薛君造漆木高足豆”,给出了答案。

鸡鸣狗盗,这一成语源于战国时期齐国薛邑的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是齐国宰相田文之子。父亲去世后,他接位分封地薛邑(今滕州市张汪镇、官桥镇境内)。孟尝君在薛邑招来各国的宾客,和一些有罪逃亡的难民,又帮这些人安家立业,因此吸引了不少有本事的人过来。食客有几千人,他们的享用不分贵贱,一律与孟尝君相等。秦国秦昭王听说孟尝君的贤能之名后,一直想见见。后来孟尝君去了秦国,秦昭王就想让他当宰相。由此发生了“鸡鸣狗盗”这一历史故事,产生了这个成语。与现在的意思不同的是,这个词最初是褒义,表达了广纳贤士,让众人帮助自己,才能得到成功的寓意。

据《史记》记载:齐闵王二十五年,孟尝君终于到了秦国,秦昭王就想让孟尝君当秦国的宰相。这时,有人劝说秦昭王:“孟尝君贤能,而且又是齐国的王族,如果当了秦国的宰相,一定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就会有危险啦。”于是秦昭王就断了这个念头,并拘留了孟尝君,计划要杀掉他。孟尝君得知后,派人求见秦昭王的爱妾,请求帮助解免。这个女人表示:“我希望得到孟尝君的白狐皮袍子。”当时孟尝君有一件白狐皮袍子,价值千金,天下无双,到秦国后就把它送给了秦昭王,再没有另外一件了。孟尝君忧虑这件事,问遍所有的宾客,没人能答出对策。最末的座位上,有个干过小偷行径的人说:“我能够弄到白狐皮袍子。”他模拟狗的形状、动作,趁夜潜入秦国王宫的仓库里,拿到这条白狐皮袍子,顺利把它奉送给了秦昭王的爱妾。爱妾于是替他向秦昭王讲情,秦昭王便释放了孟尝君。

孟尝君得以脱身,立即驾着车马飞快离开,并更改通行证,改名换姓通过关卡,半夜来到函谷关前。秦昭王释放孟尝君后又反悔,去找他,发现人已经走了,立即派人乘坐快车去追赶。孟尝君来到函谷关时,得知关防法令规定,鸡叫才能放旅客通行,又皱起了眉,担忧追赶的人来到。这时,有个位居末座的宾客学起了鸡叫,许多鸡也跟着一齐叫起来。于是一行人拿出通行证顺利出了关。约莫一顿饭的工夫,秦国追赶的人就来到关前,发现孟尝君已经出关,只好回去。这两个人原先被排在宾客中的末等行列,与他们坐在一起的人都感到羞耻。没想到,在孟尝君遇到危险的时候,反而是他们发挥技能救了他一命。

秦昭襄王墓葬中漆木高足豆面世,印证了孟尝君曾在秦国任宰相和鸡鸣狗盗的典故。2010年10月,秦东陵一号陵园M1号(后考证确定一号陵园大墓的主人就是秦昭王,即秦始皇的曾祖父嬴稷),发生特大盗墓案,经过陕西省警方近三个月的连续作战,这起案件终于告破,被盗的11件文物悉数追回。其中一件“八年造”漆木高足豆,经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漆木高足豆是小型球形盛放食物的器皿,外表看起来像豆。高足豆就是有高脚底座的豆,这种加漆的高足豆是皇家贵族才能使用的器具。在漆木高足豆上,刻有“八年相邦薛君造”的文字。有关专家解读:“八年”指年号,为秦昭王八年;“相邦”指官职;“薛君”即齐国人孟尝君。

漆木豆上的铭文印证了齐国人孟尝君(即薛君),曾于秦昭王时在秦国任相邦的史实。同时,也印证了公元前299年,孟尝君踌躇满志地带着门客数百人马,去渭水边的秦都咸阳“为相”后,所发生的“鸡鸣狗盗”的故事。

新闻推荐

永远都有下一个新发现 陈星灿

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揭晓了2019年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自2002年论坛设立起,我们的评选标准始终明确,那就...

滕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滕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