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应“裸奔”
□张莉萍(本报)
近日,滕州市金河湾C区陆续上房,业主们高兴地办手续领钥匙。可是有业主表示,个人电话疑遭泄露,上房后每天都能接到推销电话,还有的业务员“穷追不舍”,甚至在墙上留电话号码,让业主们非常不舒服。(7月26日《枣庄晚报》)
在这个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因公民信息保护意识缺乏、相关法律机制不健全、行业监管乏力等原因,使得个人信息泄露呈现出泄密渠道多、范围广、程度深,且形成黑色产业链的特点。而对于个人信息被泄露的人来说,不仅危害巨大,还普遍“维权难”。犹记得三年前,那位懂事、俊俏、成绩优秀的女孩——徐玉玉,因为遭遇电信诈骗,从当地派出所报案后,在回家的路上,她无声地倒在父亲的三轮车里,再也没有醒来。诈骗犯是从何处得知徐玉玉的电话和助学金情况的?这一疑问困惑了公众多年,普通老百姓对个人信息被泄露几乎毫无招架之力,简直成了“刀俎下的鱼肉”。
个人信息对于公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隐私,没有人愿意生活在个人信息“裸奔”的环境中。个人信息被泄露,一方面是行业监管存在漏洞,房产中介、医院等行业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另一方面是个人信息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驱使信息买卖盛行。另外,公民信息保护意识缺乏,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不完善,信息收集机构缺乏统一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往往在个人信息被泄漏后,才觉察到信息泄露的危害。“我的信息为啥你知道?”成了网络消费时代的普遍焦虑,公众对接到诈骗电话已司空见惯,但很少见到泄露信息的公司或个人受到惩罚。
公众该如何防范个人信息被泄露呢?笔者认为,除了要有完善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加大对危害信息安全者的惩处力度,严格执行信息安全法及相关条例,强化动态监管,规范各部门和商家的行为,让违法分子有所畏惧,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宣传力度,及时向公众告知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提高群众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商家自身要提升管理,自觉自律,规范员工行为,避免损害个人信息安全的事情发生。
新闻推荐
8月6日,市总工会工作人员正向职工群众赠送防暑降温慰问品。为加强对高温酷暑天气下坚守岗位的职工群众工作生活情况了...
滕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滕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