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桥村里看脱贫

大众日报 2020-03-20 10:00 大字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图文内容。□ 本报记者 张环泽

本报通讯员 丁 梅

草木葱郁,玉兰绽放,沿着宽敞的水泥路,一座座白墙红瓦从眼前闪过,两侧的墙上,是一幅幅水墨山水画,给人一种如入画境的美感。

这里是枣庄市薛城区临城街道绳桥村。3月16日,记者来到村里,对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情况进行采访。

打开红漆大门,走进整洁的院落,一座小楼房映入眼帘,洁白的墙面,明净的玻璃,格外亮眼,这是该村66岁的脱贫老人于成美的家。

“以前住的是土坯泥瓦、露天的旧房子,2017年,上级补贴我危房改造项目资金2.5万元,加上自筹的5000元,盖成了现在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住在里面,心里乐呵着呢!”

让于成美乐呵的不仅仅是房子,说起现在的状况,她高兴地告诉记者:“我是吃不愁、穿不愁、住房有保障!”

在于成美家的墙上,记者看到了一张她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的收支明细表:大棚种植分红720元、生态养殖分红356元、孝善养老1440元、低保收入2616元,生产经营收入4840元、生产经营支出2200元、工资项收入1000元、粮补收入550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54.7元,人均收入10877元。

一个个数据,记录的是于成美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生活。一年内,她的人均收入已经过万元,实实在在脱了贫。

于成美年龄大、劳动能力弱,对于她的扶贫,是政府兜底的“输血”。而在另外一户脱贫户陈宝文家里,记者看到的是“输血+造血”的主动脱贫模式。

走进陈宝文的院子,只听见从一侧的兔舍里传来一声招呼:“欢迎你们!快来看看我家的这窝兔子今天刚下了崽儿,有6只呢!”

“2016年,上级补贴我5000元扶贫资金,我用这笔钱盖了兔舍,买了兔苗,搞起了毛兔和肉兔养殖,当年我就脱了贫。”

脱了贫,生活就更有奔头。2019年,陈宝文这个三口之家人均收入达到了7837元。

村会计、扶贫专干陈宝安告诉记者:“绳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2018年全部实现了脱贫,但是我们的帮扶政策是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截至目前,村里没有一户出现返贫现象。”

新闻推荐

同在枣庄供电公司共当战“疫”志愿者 九零后夫妻的比拼赶超

□本报通讯员鞠同心本报记者张思凯报名时,开口就是“凑啥热闹”,他忍了;上岗时,开口又是“党员袖章你戴不行...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