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结合治理“飞线充电”

枣庄晚报 2019-11-12 10:31 大字

□张莉萍(本报)

近日,部分市民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反映,不少居民把电动自行车用电梯“推”到楼梯间充电,或在小区内乱拉电线充电,存在安全隐患。一根根超长的电线“飞檐走壁”,从住户的窗户垂落下来,“千里迢迢”为电动自行车充电。除了楼下停着不少非机动车外,楼梯间也成了非机动车的停放点,让本就狭窄的楼梯间更显局促。(11月7日 《枣庄晚报》)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电动车失火事件,不仅让小区住户私扯电线的问题,越来越密集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也增加了公共场所和住户人身安全隐患,为了有效预防和遏制电动车火灾,省公安厅下发《电动车消防安全五条禁令》,在规范市民合理使用充电设施划定法治底线的同时,各地多部门更是积极开展小区私拉电线集中整治行动,为电动自行车乱停、充电难开“药方”,不少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也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在小区公告栏贴出通知:严禁居民在小区楼梯间、通道、安全出口等区域停放电动车以及充电,尽管如此,但市民私扯电线的行为仍屡禁不止。

要解决电动车充电乱象,需要有关部门和物业公司多点责任与智慧,不仅要“堵”,更要“疏”。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理小区住户私扯电线为电动车充电的行为,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也要多管齐下,政府方面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并形成有效的奖惩约束机制,相关部门也要善于引导物业公司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使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共同治理小区住户私扯电线的行列中去,发挥社区管理员、楼长的责任,重视对市民个体的社会公德教育,并将此内化为公民的公共德性,做到从源头上减少住户私扯电线行为的发生。

除了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加大对严禁违规充电行为的宣传外,小区方面应该尽可能完善相应硬件设备的配套措施,方便小区住户及时、快捷、方便地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新闻推荐

薛城:“三措”深入调研 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

本报薛城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薛城区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听民意、摸实情、出实招、破难题...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