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个红手印“点”活九座山 峄城区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探微

枣庄日报 2019-02-14 10:37 大字

本报记者 刘明 通讯员 张大东

“一个月前,村里对山林重新承包……通过抓阄,俺家如愿获得一片山林的承包权,签合同那天我们一家人太高兴了,都很满意,我第一个在承包合同上摁下了红手印。”2月6日,峄城区榴园镇前湖村村民孙善臣,谈起年前承包山林的事情,一脸的喜悦。

这份喜悦还得从一个多月前峄城区开展的公共资源共享行动说起。

前湖村有1100多人,村子不大,有大小9座山头的集体山地。40年前,由于山上只有些松树、槐树和数量及其稀少的桃树、杏树等,没啥经济价值,村里找了6位老人划片义务看护。后来,改革的东风吹来,6位老人陆续在山上栽了一些桃树。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无人问津的山头渐渐变了,山上一些土层厚的山地成了大大小小的桃园。

“山上桃树结的桃子品相好、口感佳、销路也不错。可这些年,9座能致富的山头一直被6户‘霸占’,村民不满。当初村里找6户村民是看山的,山地是村集体资产,由于村集体山地管理使用制度未及时跟进,6户村民一直没跟村里签承包合同,也没有向村里交过承包金。集体资源成了个人的‘摇钱树’,虽说有历史原因,但终归于情不合、于理不符。”前湖村支部书记孙华说,“这些年,村里也曾尝试过对9个山头的集体山地使用制度进行改革,以让更多村民受益,并增加村集体收入,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始终难以落地。”

榴园镇副镇长张习东告诉记者,像前湖村这种农村公共管理缺失导致公共资源流入少数人手中的现象,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多矛盾。去年12月10日,峄城区下发了《峄城区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区推进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前湖村迅速行动,村委会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对山林的重新承包事宜进行讨论。村委成员带着村民对9座山头重新进行了测量、划界,并拟定了《山林果林承包合同》。通过公平竞争,9座山头,通过公开抓阄的形式,承包给了36户村民,这其中就包括原来那6家老看山户。

村民苗传军的父亲就是当时的看山户,面对新的承包合同,苗传军信心满满地说:“过去我们都是单打独斗,现在村里成立了乡情甜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让承包山林的村民有了抱团抗风险的能力,根本不用担心交租金的事。”打小就会烙煎饼的村民李丽笑哈哈地告诉记者,去年经过培训她已烙出了黄桃小米石磨煎饼,每斤售价16元,今年计划大干一场。

“本次山地承包,36个红手印‘点’活了九座山,合同期限10年,租金每年1000元,3年一交。”前湖村村会计孙超说,“这次村集体收入108000元的山地承包金,目前已派上了新用场,春节前,村里对村南的河道进行了清理,清理出的一部分淤泥用作206国道两侧500余米的道路覆土绿化,另有部分淤泥出售后购置了管道,用于村子下水道的铺设,改善村容村貌。”

记者在36份摁有红手印的承包合同上看到,合同签订于今年1月1日,合同对山林的位置、面积、用途、承包期限、承包金、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榴园镇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前湖村只是峄城区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公共资源管理的一个缩影。目前,牛山后、张庄等6个村通过治理,整理出荒山资源2000余亩;龙泉庄村通过清理村南水库周围的荒地,拟将村子打造成集休闲、餐饮于一体的乡村游示范村;北棠阴、周庄村,通过清理长期被占用的空地,建成了28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

峄城区委负责人表示,开展公共资源共享行动,不是简单的就环境论环境,而是要通过行动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助力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空心村”治理、农村闲散土地治理、城市公共资源治理等行动,算好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四笔账,使其真正发挥综合效益,从而还公共资源‘姓公不姓私’的社会属性,普惠基层群众。

新闻推荐

年前无力还 年后出国游 欠账不还去“潇洒”这个闺蜜真够呛

晚报讯(记者杨舒)家住薛城区永泰社区的小张刚参加工作一年,春节前把自己的积蓄都借给了闺蜜,过年的时候,小张的闺蜜表示她暂时...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