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沟沟里的好书记 ——记市中区孟庄镇里筲村“第一书记”张正伟

枣庄日报 2016-09-01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宋旭 通讯员 钱进 刘勇 付森鹏

里筲村,位于市中区孟庄镇的东北部,也是枣庄市较偏远的山村之一。村子里360余户村民靠着500亩耕地和2000亩山地的农耕收入度日,经济底子极其薄弱。然而就在去年,村子开始发生了变化,一股新鲜血液的注入让这个偏远山村焕发了新的活力。市委宣传部下派到里筲村的“第一书记”张正伟,从路、水、电着手,带领村民一步一步走上发展的道路。

“刚到村里时吓了一跳”

走进里筲村,入目的是层林绿荫环绕,入耳的是蝉鸣蛙声一片。沿着山路一路向北,三米宽的水泥路是连接村里村外的重要通道。时值盛夏,村子里却很清凉,阵阵微风吹过,让人心情舒畅。但是刚到村里工作的张正伟却怎么也舒畅不起来。

“刚来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张正伟笑着对记者说,“那个时候路还是泥巴路,村委会和路另一侧的里筲小学的墙面都掉着漆,到了晚上村里一片漆黑……”张正伟告诉记者,来到的第一天他就认识到了,自己要为这个村子实实在在做些什么。

“全村有党员39名,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有13名,这些人是开展工作的主要力量,60岁以上的老党员有15名,这些人的意见要多听取,能少走弯路。”入户走访是每个第一书记初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张正伟也不例外。来到村里半个月,他就把全村的情况摸了个大概,并且都记在了笔记本里,不时提醒自己。

“路要一步一步走”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作为山区,交通不便是制约村子发展的“瓶颈”,破题就从修路开始。张正伟算了下,最少也得投资60多万元,但是村里经济薄弱,钱从哪出?这让村两委一班人犯了愁。

“路要一步一步走,办法总比困难多!”张正伟这样给村两委打气。他反复奔走于选派单位和有关部门,寻求资金和扶持政策。最终,市交通运输局划拨了40万元,加上选派单位和村里自筹的资金,对连接里筲村、外筲村、南岭村、寨山坡村四个自然村的道路进行了整修,并将村内一些损坏严重的道路重新进行了硬化、拓宽,解决了村里多年来的行路难问题。

路修好了,最大的受益者是村民。村民也对村委会开展的各项工作更加认可和支持了。群众的肯定和褒奖也让张正伟鼓足了干劲,干起了一件又一件惠民实事:村里水源不足,农田灌溉是个问题,张正伟就邀请水利部门来到村里反复选点,筹措资金10万元新打水井一口,保障了村民的生产用水;村里常年没有路灯,张正伟又与供电部门联系,安装了60余盏路灯,还新增了6台大功率变压器,村民用上了电压更稳、安全性更高的电……

“村民的工作一开始不好做,因为修路要拆除一部分村民自己搭建的院墙。现在大家都认可他,什么都听他的。”里筲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军对张正伟的工作能力赞不绝口。

“这样的好书记不走才好呢”

村里的基础设施有了起色,张正伟又把目光投入到增加集体收入、帮助村民致富上。在一次走访中,村民李宗宪的话启发了他:“咱要是能自己加工花椒就好了!”

原来,里筲村山地较多,上世纪60年代开始,政府就号召村民包山开山。由于山地贫瘠,能够种植的经济作物寥寥无几,花椒则是最适合的一种。半个世纪过去了,里筲村的花椒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但是村民只是将新鲜花椒卖给加工商,收入非常微薄。

“了解情况后,我就打算成立合作社,村里筹集一部分资金,村民以入股形式,再争取些上级扶贫资金,建一个加工厂房,进行花椒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张正伟告诉记者,目前项目正在筹备阶段,预计下半年初具雏形。除此之外,张正伟还准备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和来料加工项目,既能解决村民就业,还能增加集体收入。

“张书记来了之后,干了许多实事:路好了,灯亮了,村里干净了。这才是我们的好干部,这样的好书记不走才好呢!”村里的老支书张文具这样说道。

新闻推荐

市中依法治区建设亮点纷呈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受省表彰

本报市中讯近日,从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市中区普法办荣获“2011至2015年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普法办”荣誉称号。“六五”普法以来,市中区普法办紧紧围绕“两个决议”的贯彻实施...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