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捐资修路建水塔 助学助困助孤残 八旬翁王成付是个热心肠

枣庄晚报 2015-02-03 15:32 大字

“在城市,铸造的是辉煌;回家乡,撑起的是脊梁。”这句话用来形容滕州市羊庄镇庞庄村的村民王成付再适合不过。之所以王成付会受到人们的如此尊重,正是得益于他那颗善良之心。

尽管王成付已经近80岁的高龄,可是他依然精神矍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都是人们给他戴上的标签。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用善心书写着一段段不平凡的故事……

1993年,56岁的王成付远赴上海,开始了漫长艰辛的创业路。初到上海的他无亲无故,选择了垃圾回收工作。凭借着不服输的闯劲,3年后他已经拥有了两辆环卫保洁清运车,每年收入达到2万元。在外打拼的多年,使王成付饱受艰辛,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情的可贵,对家乡充满了眷恋之情,始终关心着家乡、关爱着家乡。2008年,庞庄村民吃不上自来水,需要建水塔,他捐助了2000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仅用十天就筹资近五万元,建好了水塔,使村民吃上了自来水。庞庄村村内的道路坑坑洼洼,一到雨天泥泞不堪,村民出行不便。2010年,王成付拿出1000元,让村里找人拉石子垫路,方便村民出行。2013年,村内全部硬化水泥路,王成付家的老宅基地需要拆除,有人劝他向村委会另要一处宅基地,不然不拆。可他却说:“修路为了大家,咱不能让人戳脊梁骨。”于是主动找人拆除了老屋,又捐资1000元硬化道路……这样的清单太多,“落款人”却无疑都是王成付。

在生活中,他只要听到谁家有困难,总是慷慨解囊,播洒爱心。1996年秋天,他听说邻居鲍沟镇闵楼村的闵群考上了中专,凑不够学费无法去上学,经常到他母亲的坟前去哭。王成付主动拿出2000元,帮助闵群上了学。同一年,他还资助了邻村的一名学生2000元,使其顺利到枣庄经济学校入学。要知道,当年4000元足以在城里交一套房子的首付。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好事,王成付老人做到了。2014年12月5日,王成付走进了邻居薛忠法的家,映入他眼帘的是一个破烂不堪的房屋, 薛忠法躺在床上被病痛折磨得不住呻吟,行动生活都不方便,需要人照顾,薛忠法的妻子腿部有残疾,生活困难,王成付给薛忠法家捐助了2000元。本村村民张继红为重度残疾,是一个偏瘫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其妻因右眼失明,儿子的脊椎上有一个鸡蛋大的肿瘤,压迫神经,腰部不能直立,身体萎缩,身高和小学生差不多,还要定期去医院打针。看到这样的困难家庭,王成付送去了1000元。

说起王成付,邻居薛登山翘起大拇指说:“他作为这么大年龄的老人,家里并不富裕,大儿子在家务农,小儿子在上海打工。况且他还患有心脏病,在这种的情况下,这些年村里给大伙办的好事,如硬化道路、建水塔、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等方面,他都伸出援助之手千儿八百的给予帮助,一项也没落下,真了不起!”

王成付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问他图个啥,他爽朗地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没个困难,互帮互助,就能一起过上好日子,何况我只是尽了绵薄之力。”是的,王成付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他不计付出和回报,全心全意地为自己的乡邻做事,为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服务,那些点点滴滴助人为乐的“小事”,贯穿着王成付的日常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未曾改变。

(记者 邵士营)

新闻推荐

快过年了高玉美给留守儿童买来合适的衣服自己很开心菜

快过年了,高玉美给留守儿童买来合适的衣服,自己很开心。菜煎饼常常成为她的午饭。高玉美的婆婆最喜欢儿媳给她洗澡理发了。“您工作那么忙,还年年想着俺,让俺说什么好呀!”。新员工上岗了,“...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