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帮助残疾人 关心聋哑儿童 为灾区捐款 冯立:在义工路上一直走下去

枣庄晚报 2015-01-13 12:02 大字

中间个子最高者是冯立(资料图)

在薛城区义工的队伍里,有这样一位瘦瘦的,戴着一副深色眼镜的大个子,他是一位矿井工人,名字叫冯立。有一次他参加同学会,偶然间听到同学曹守庆讲起了薛城义工分会的事迹,听到这些平凡的人为素不相识的人奔走呼吁的那一刻,冯立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回到家他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他们那样的人。

■做义工是很荣幸的事

加入到了义工的队伍后,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次次主动申请去做义工,捐款、捐物不说,无论苦活累活,他自己都是亲力亲为,第23个全国助残日那天,薛城区残联给薛城区义工分会打了个电话,当时接电话的正是冯立,当他听到很多残疾人一辈子都没有上过临山,想要去临山上看看的时候,冯立的心里酸酸的。

为了帮助残疾人登上自己家乡的临山,当即,冯立和二十多名义工决定,用轮椅推着残疾人上山,而冯立则自告奋勇,推了一个不仅个头最高而且体重最重的人上了山。600多米的上坡,轮椅又不能停,他就一股劲将该人推了上去。看着这些残疾人朋友们在临山上看周围的风景时激动地掉下眼泪时,冯立露出了笑容。

为了不让这些人留有遗憾,冯立又一路推着他们去参观了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用冯立的话说,爬山这种对普通人来说轻而易举的运动,对于身有残疾的人来说就像是一个梦,我们为什么不能为他们圆梦呢!“做一名义工,我很荣幸,我要更好的发挥我的一切能力,把义工做好。”冯立说。

■孩子的依靠让他流泪

薛城区新成立的聋哑学校代课老师少,学生多,一时忙不过来,薛城区残联向薛城义工分会发出求助,该分会立刻向义工们发出了关注残疾儿童温暖幼小心灵的倡议。得到消息的冯立就跑到了残疾儿童学校,冯立的主要工作是教孩子发音、打扫卫生、做饭。孩子们中间有一个听力障碍的孩子叫琨琨,对冯立很有依赖性,冯立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

面对着这些眼神清澈得可以读出内心世界的孩子,冯立一直被感动着……当天,他在自己QQ空间里这样写道,“不要说他们是残缺的生命,你知道吗?孩子们看到手机照片上熟悉的义工,会咿咿呀呀地指给我,发出无声的欢呼;仅仅是一天的相处,孩子们会在看不到我的瞬间,满学校地寻找;当他们面对一个小小的礼物,他们会用尽全身力气回报你一个全世界最认真的谢谢。有时间做义工,有时间陪陪残疾儿童学校的孩子们吧。如果你有孩子,你会收获一份坚强;如果你还单身,你会得到一份童真。”

■义工永远在路上

去年云南省鲁甸县发生地震,灾情牵动了义工们的心,当日,冯立便向队员们发出了为鲁甸募捐的倡议。几经商议,他们把募捐地点选在了临山公园门口,冯立带着几个穿着“红马甲”的义工,每个人胸前挂着一个写着“为灾区募捐”的箱子,一边走,一边向路过的行人呼吁,为鲁甸灾区捐款。八月份的天很热,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冯立说,“我个子高,来捐款的人一眼就能看到我,你们先休息会儿,我自己站着。”经过十二个小时的忙碌,当天夜里,冯立在义工群里这样说道:“数额不是十分的巨大,可看到所有的善款都是一角,一元的积累,不能不让人感动,请为枣庄义工点个大大的赞吧!”

当有人问冯立是否会一直把义工做下去的时,冯立深有感触地说,“做义工,会做到老!一辈子行走在义工的岗位上不会也不能停下来。做义工不是看我们做了多少,而是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事业,我们是城市文明的风向标,穿着‘红马甲\’就意味着履行责任、义务。”

(记者 张莉萍 通讯员 蒋振华 井晓晶)

新闻推荐

道路有“伤疤” 居民望修复

1月12日,家住市中区檀西小区的居民王女士反映,从小区大门外一直延伸到小区里的道路上被挖开了一条沟,这条沟虽然被回填过,但是现在回填部分下陷,又成了一条不深不浅的沟,阻碍着小区居民的出...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