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榆林市出台《意见》,加快构建种植、加工、营销体系,提高中药材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打造中药材生态产业强市

榆林日报 2017-06-30 09:03 大字

本报记者魏丽娟 徐子昕

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构建种植、加工、营销体系,提高中药材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脱贫致富,全力打造中药材生态产业强市。

1、农村“种药”更赚钱 人均收入千元以上

榆林市将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打造,到2020年力争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全市将建成1000亩以上规范化种植基地20个以上,发展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以上,50亩以上大户面积占全市中药材总面积的60%以上。通过现有药材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改造提升,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一批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的骨干企业。到2020年力争培育中药材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15家以上。

实施名品带动战略,到2020年培育以黄芪、黄芩、板蓝根、甘草、款冬花等为主的道地中药材名优品种5个以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件以上。力争培育年销售额过亿元道地品种1-2个,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来自中药材产业收入过千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2、打造“南芪、北冬、西甘”格局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起,榆林市将适度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坚持“道地”和优生原则,南部丘陵区重点发展黄芪、黄芩、桔梗、牡丹、芍药等以根、块根、块茎入药的多年生药材种类;北部风沙滩区重点发展款冬花、薄荷、艾叶、蒲公英、板蓝根等以花叶茎种子入药的速生性药材种类;西部白于山区重点发展甘草、大黄、金银花等道地药材种类,最终形成以道地药材为引领的“南芪、北冬、西甘”的格局。

此外,大力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农业园区开展中药材基地建设,重点扶持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00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千亩以上的农业园区,鼓励药材营销企业积极参与基地建设。

3、让“榆药”叫得响走得远

《意见》提出,要立足“子洲黄芪”、药典名录“榆林款贡城款冬花”等知名品牌优势,加强对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和注册商标的申报、保护和使用,着力把榆林市黄芪、黄芩、远志、甘草、款冬花等品种培育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增强榆林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

围绕“子洲黄芪”深加工,组建市县强有力的专业招商团队,开展针对性产业招商,与知名药品企业对接,开发黄芪口服液、黄芪注射液等精深加工产品。鼓励和扶持药材经营加工企业,采取独资、合作合资等方式扩大中药饮片、芪茶生产规模,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支持产业融合,推动中药材产业与旅游、文化、养生等产业融合,着力打造一批“赏药文、品药膳、沐药浴、带药礼”等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效休闲度假农家乐,提高药农经济效益。

为促进流通体系建设,榆林市将建设药材交易市场,加快南部六县以子洲为中心、北部以榆阳为中心、西部以靖边东坑为中心的“三大药材集散地市场”建设步伐。

4、不重视中药材考核一票否决

为推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市政府每年会安排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用于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技术培训、龙头企业扶持等。各级政府将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信贷资金投放,通过抵押、贴息贷款、中药材保险等方式解决农户的资金困难,引导和鼓励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参与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为了促进各县区、各部门把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市政府将实行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定期督查、通报、考核,确保产业发展任务完成。

新闻推荐

对症下药,力阻“病根”变“穷根” ——子洲县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工作调查

子洲县医院骨科副主任姬文台和专家霍延青一起查房。老君殿卫生院,80岁的贺加岐也能享受到支付制度改革带来的福利。白空军摄本报记者白亮见习记者罗晓兰今年春天,子洲县老君殿镇刘家湾村村民刘光前...

子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子洲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