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学生“村官”乔鹏二三事

榆林日报 2009-11-14 13:42 大字

子洲篇

本报记者 葛蕃

2008年,全市有300多名大学生深入基层任“村官”。在子洲县何家集镇何家坪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乔鹏,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靠着自己的才学和行动给村里带来了一股新风,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认可。他说:“市委给我们大学毕业生这么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给我们这么好的锻炼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

农村环境的艰苦没有吓倒初来乍到的乔鹏,然而何家坪村农民科学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的现实却让他难以置信。去年,乔鹏通过多方打听,终于联系到西部阳光工程行动的负责人李金桥,并成功邀请西部阳光工程志愿者来何家坪村支农支教。

今年2月10日,志愿者小分队来到何家坪村,开始为期20天的支农支教生活。小分队薛芳、刘晓萌等8名同学,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5所高校。刚到村里的第二天,乔鹏和志愿者们便开始一起为村内的孩子上课。午饭后乔鹏则和志愿者们一起走家串户搞调研,了解当地农民的基本情况,畅谈发家致富的想法。他们还举办农业科学技术讲堂、法律讲座、文艺晚会,并散发300多份农业科普宣传资料。20天的活动,志愿者们实地了解到了农村的基本情况,学到不少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何家坪村村民的思想观念也有了明显转变。

今年,乔鹏又带领村民积极配合县农业局、镇政府,发展推广400多亩旱川地玉米高产示范田,示范推广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大力推广登海9号、沈单16号、三北6号等优良玉米品种8个。示范田共规划核心攻关田150亩、试验田250亩,试验新品种5个。现在,何家坪村初步形成以地膜玉米、薯豆为优势产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的产业体系。

去年,何家坪村村委会办公楼建成后,相应设施全部配齐,但由于村干部对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操作不熟悉,所以这些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村档案管理也一直没有理顺。乔鹏上任后,立即着手对村上文件、资料和档案进行整理,建立了电子档案,实现了数字化管理。经村两委会研究,通过了乔鹏草拟的关于何家坪村5年发展规划,决定用5年时间把何家坪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典范。

乔鹏说:“我们已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专家取得联系,在村里进行了实地勘察,初步作出规划图。”

新闻推荐

子洲县法院庭审进校园

本报记者孙士清摄影报道为有效开展“审判工作进校园”活动,11月26日下午,子洲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在县第二中学公开审判赵彬贩卖毒品一案。县人大、政协、政法委、团委以及全校师生3000余人旁听了此案...

子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子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