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到作者
1992年秋,我在一所普通高中读书,那时我是班干部兼任语文科代表。班里所订的《玉林日报》,由我负责夹在报夹上,因而我总是班上第一个看报的人。
1997年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一所普通高中教书。我的邻舍是教语文的黄科平老师,他比我更加关注《玉林日报》,不仅认真研读,而且经常有“豆腐块”发表在《玉林日报》上。他被学校领导密切关注着,被同事们亲切称为“小才子”。有一年,黄科平老师获得“《玉林日报》优秀通讯员”称号。与黄老师的交流渐渐多了起来,他鼓励爱文学的我积极向《玉林日报》投稿。我认真写了很多文章,只是因初练写作,稿件写得不好,没有被采用。
2014年,我调到兴业县一中教书,语文科组里的老师都喜欢读《玉林日报》,我们每人都订有一份《玉林日报》,大家都对文化栏目有所偏爱。这一年,我在《金田》杂志发表短篇小说《电灯泡》后,李参天社长鼓励我向《玉林日报》投稿。
2016年7月,我终于又鼓足勇气,向《玉林日报》投了一篇微型小说《送不出去的鸭子》,没想到真的被采用了。我心里既激动又高兴。何每老作家说,我这篇小小说题材很好,但如果在思想内容加以深挖,写作上设计得更加悬念一些,还会写得更好。我虚心听取老作家的教诲,用心学习写作,砥砺前行。2016年11月,我调到兴业县县志、兴业县党史办公室工作后,继续向《玉林日报》投诗歌、散文、党史、文史专题文章等,稿件大多数被采用了。
《玉林日报》是培养写作苗子的一方沃土,这块文化前沿阵地,让我有了不忘文学初心、牢记写作使命的革命动力,让我坚持在文学道路上孤寂摸索前行。在工作中,我深入农村,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汲取优秀文化,积极参加玉林市双拥文化作品征稿活动,两次获得“优秀奖”,获奖文章均发表在《玉林日报》副刊版面上。
《玉林日报》就像一块肥沃的田野,让玉林本地作者的文学种子在上面发芽、生根、结果。一批又一批优秀写作人才从《玉林日报》出发,一部分人走向了领导岗位,还有一部分人走向了更广阔的文学领域。
衷心感谢《玉林日报》对本地作者的培养,祝愿《玉林日报》越办越好,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新闻推荐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在南流江水质自动监测网玉州区清湾江下游站察看水质情况。(本报记者蒋金泰摄)新闻核心玉林市在九洲江、...
兴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