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 四措并举 打出集聚人才“组合拳”
近年来,兴业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聚焦“引才、聚才、育才、留才”四大环节持续发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拓宽“三个引才”渠道,释放人才吸引“强磁场”。实施紧缺人才引进计划。针对教育、卫生等专业性较强的紧缺人才,该县主动赴高校开展招聘活动,推行“一站式”面签,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等。2021年共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8人。实施柔性人才引进计划。深化与高校、院所战略合作,以顾问指导、“人才带项目”“项目引人才”等方式,鼓励支持用人单位有偿聘请高校、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的教授、高级研究员、技术专家等人才来兴工作。柔性引进了全国无机盐工业碳酸钙行业协会专家组首席专家朱跃斌到广西兴业时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实地指导生产工作。实施人才回归计划。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实施“兴生回归”工程、人才回引计划,建设在外兴业籍人才库,鼓励在外兴业籍企业家、大学生、退役军人回乡创业就业。出台促进就业创业措施,从经济物质、理想荣誉、政治出路多渠道吸引有觉悟、有能力的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就业。2021年,引导434人返乡就业创业。
搭建“三大创业”平台,建立人才聚集“蓄水池”。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支持中小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搭建科研平台,创建博士创新实践基地、专家服务基地、人才小高地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将钙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区、“两湾”健康食品供应示范区作为人才发展主阵地,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搭建电商服务平台。精心设计专家智力供需对接电商平台,把专家智力服务项目电商化,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搭建专家智力供需无缝对接实用平台,加速专家智力柔性流动。创新创业营销模式,成立兴业县淘农村电商平台,引进直播销售人才,组建电商营销团队,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搭建基层干事平台。建立人才参与家乡建设的事业平台,在兴业县13个乡镇及工业园区建立基层商会,充分发挥县青年企业家协会和商会作用,积极引导人才回家乡投资兴业。
开展“三项育才”行动,打造人才成长“孵化器”。开展产业人才培育行动。构建“产业链+人才”“基地+人才”的培育模式。整合各职能部门力量,打造兴业县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用好13个电商乡土人才工作站,3个产业振兴基地和1个人才实践基地,通过课堂培训、人才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外出观摩等形式开展培训,不断增强培训实用性和针对性。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在产业链上发展党员9人、培育实用人才27人。开展基层一线培育行动。以“人才到一线去、从一线来”为培育导向,完善和落实人才到基层一线锻炼制度,开展千名人才下基层、科技特派员选派等活动,构建人才基层一线培养链。选派工作队员(第一书记)280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2人)、基层公务员100人、“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409人、“特岗教师”67人、科技特派员60人,为基层送知识、送技术、送信息,引导人才服务基层。开展乡土人才培育行动。依托各级党校、职业技术学校、远程教育平台等人才培育基地,对乡土人才开展多元型、差异化、菜单式培训,着重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现已累计培训1000多人次。
落实“三项激励”机制,做优人才服务“生态圈”。落实人才激励机制。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中表现优秀、贡献突出的人才,优先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优先推荐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优先提拔重用或交流任职,优先推荐国家和区市各类人才奖项,优先选派参加各类研修学习、考察调研等活动。落实待遇保障机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就医、子女就学、法律支援等“普惠式”服务。对到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3年及以上的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制定进一步保障教师、医生、技术人才工资待遇的政策,推动提高基层一线人才工资待遇水平。落实关心关怀机制。研究建立“人才编制池”,推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推行民营企业各类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强化人才关心关爱机制,走访慰问人才代表100余人次,进一步营造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在南流江水质自动监测网玉州区清湾江下游站察看水质情况。(本报记者蒋金泰摄)新闻核心玉林市在九洲江、...
兴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