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城区周边几个圩镇地名的起源与传说

玉林日报 2021-12-15 07:14 大字

据光绪二十年版《郁林州志》所载,龙安圩位于藤龙堡附近。

据乾隆五十七年版《郁林州志》所载地图,膳军圩即位于今天成均镇的位置。

玉林市古称“鬱林”,有着2000多年的州郡史,这里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咽喉,在南宋时期就有“岭南都会”的美誉。随着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玉林周边圩镇得到密集化发展,诞生了许多繁华的圩镇,如众星拱月一般为玉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玉林周边几个圩镇地名的由来,历史悠久,深藏民间的智慧,展现了玉林丰厚的历史底蕴和发展脉络。下面我就以玉林城区附近几个典型圩镇的地名起源传说故事来加以说明。

以一棵古柳树而命名的仁厚镇

玉州区仁厚镇,旧名陈柳圩。原属玉林西北部罗汉堡附近开设的市集。相传此地旧时有一棵古柳树枝繁叶茂,附近村人祭拜祈福无不灵验,因而设庙祭拜。其后人烟聚集以成圩市,因此地多为陈姓村民,因而名为“陈柳圩”,此圩由于和附近的罗汉堡较为接近,玉林旧时有谚语称“罗汉墙蹦累陈柳”,是有殃及无辜的意思,其后改名为“陈厚”,民国时又改名为“仁厚”,取教化村民仁义忠厚之意。是为今天玉州区仁厚镇名称的由来。

由近郊一间茶水铺发展起来的仁东镇

玉州区仁东镇,旧称古楼坡。是玉林西部近郊由一间茶水铺发展起来的繁华市镇。相传此地原为鬰林州西部一个荒坡名叫“古楼坡”,是玉林往兴业、贵县(今贵港)方向的必经之地,坡中有一小路,有一两间茶水铺常为过往官商提供歇脚和茶饭之需。其后商贾逐渐聚集,贸易繁盛,因位于仁厚之东,故名仁东。这里土地肥沃,以盛产玉林大蒜而闻名天下。是为今天玉州区仁东镇名称的由来。

因南流江棉纱贸易而兴盛的福绵镇

福绵区福绵镇,旧名福棉圩。原属玉林西部辛棉堡附近开设的市集。相传此地为南流江水运要冲之地,盐利舟车之会,明朝时为棉纱周转仓库因而为名,辛棉堡下设福棉圩,又有福祚一方的吉祥之意。其后福棉圩纺织业迅猛发展,商业日渐繁华,为鬱林州西部诸圩镇之冠,因而于民国时期改名“福绵”更是取福旺绵长之意,圩西南有古朴建筑万济桥和古船埠遗址。是为今天福绵区福绵镇名称的由来。

由“膳军”而来的成均镇

福绵区成均镇,旧名膳军圩,位于玉林西部。相传为明朝时期朝廷派兵数千人清剿六万山土匪并在此地驻军,而当时明军驻军伙食则由当地群众供给,谓之“膳军”, 军队驻地人烟密集供需两旺,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较大的集市,称“膳军圩”。在民国时期仍有“膳军小学”之名,后来因为膳军与成均近音,且“成均”更容易为人接受,因而于民国时期改名为“成均圩”,是为今天福绵区成均镇名称的由来。

以过龙安居宝地而命名的龙安镇

兴业县龙安镇,旧称龙安圩。是玉林西北部藤龙堡附近开设的市集。相传古时堪舆家说此地为过龙安居之地,其南面倚山,西北有水,山峦起伏,龙脉蜿蜒悠远,故名龙安。其也有安缉附近藤龙堡之意思。圩旁的龙胆村附近有枫木井,泉涌出自枫木树根,水常溢,旱不减,井内木质历经百年不朽,是旧时鬱林州之奇观。是为今天兴业县龙安镇名称的由来。

以御酒飘香而得名的卖酒镇

兴业县卖酒镇,旧称卖酒圩。因玉林北部的卖酒山而得名。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南宋皇室后裔向岭南地区迁徙,其中一支族人经柳州辗转至兴业县后行进到鬱林州北部的“马箭坡”(今卖酒村中心小学)休憩时,随行酒师马车所载的九坛珍藏御酒被震裂一坛,随即酒香四溢,随风飘散十里之远。途经商贾寻酒香而至,高价将剩余八坛御酒购至鬱林州销售,州人争相抢购,商贾获利达百倍以上。商贩争相求购御酒,于是南宋皇室后裔及随行酒师便在“马箭坡”开设酒坊,定居下来以酿酒为业,驻营之地取名赵村,原来的马箭坡也改名为“卖酒山”。随着人口不断繁衍,这里逐渐形成村落,又由村落形成圩镇,是为今天兴业县卖酒镇名称的由来。

新闻推荐

拒付劳动报酬 赖账老板被抓 公安部门为三十六名劳动者讨回欠薪

本报讯(记者曾昶通讯员陈卉李晓欣)近日,兴业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侦破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全额为36名受害劳动者追回拖...

兴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