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食用菌基地,村民入股、务工;发展夜来香,拓宽了脱贫路 兴业县周覃社区:种植产业为贫困户带来大收益

玉林晚报 2020-07-16 07:29 大字

务工人员在护理菌包

“我们过去以生产鞭炮筒为主,后来因为市场等原因,鞭炮筒加工渐渐少了,转向发展科学种植。”炎炎夏日,刚走进兴业县卖酒镇周覃社区,一位村民便告诉记者,社区已变了样。记者看到,时下的周覃社区,村民们忙碌的是在食用菌生产基地大棚里刨包收菌,在夜来香园采摘……种植产业正引领贫困户们在脱贫路上越走越快。

食用菌种植

为村民带来大收益

食用菌大棚内,村民梁惠正在熟练地翻菌袋,“我家已于2017年底脱贫了。”她告诉记者,她已在基地工作3年多,每月可领到2000多元工资,每年还有700多元的分红。

“基地安置有40多个村民就业,其中贫困户有10多个,他们不仅每月可领到工资,还可以通过扶贫产业资金入股获得分红。”社区主任杨东介绍说。

据了解,基地除了管理、技术岗位,还有喷水、剪菇、翻菌包等岗位,其中翻菌包是吸纳贫困户最多的岗位,这个岗位相对轻松和自由,可以让务工人员兼顾家里的农活。“生活越来越好了,感谢党委、政府的帮扶!”贫困户卢其告诉记者,他是最早一批进入食用菌基地工作的村民,因为要兼顾家里的农活,基地就安排他负责喷水及一些杂活,即便这样,他每月也可拿到1200元工资。

搭上了食用菌基地的产业快车,村民们通过村集体入股公司参与分红、务工等模式,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食用菌项目从2018年开始有分红。”杨东主任告诉记者,该项目投资700多万元,2017年底建成,目前有大棚21个,是卖酒镇扶贫产业项目;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委托经营,每年9月底,基地按投入扶贫产业资金总额的10%给予村集体、贫困户分红。

夜来香

成了脱贫“短平快”项目

依托食用菌基地之外,镇、社区干部以及第一书记还引导、帮助贫困户扩大种植项目。时下,夜来香种植成了部分贫困户脱贫的“短平快”项目。

“今天采摘,明早就可发往玉林城区,价格不错。”在该社区覃村5社,夜来香种植园园主冯军正带着几名贫困户忙采摘夜来香,他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可以采摘几十斤销往玉林城区。

2015年,冯军因病致贫,但他不等不靠,到玉城市场考察时发现,夜来香的市场前景不错且种植的人并不多。2016年,冯军种植了两亩夜来香,尝到了甜头;2017年,冯军决定扩大种植,帮扶单位广西农科院花卉所闻讯为他解决了种苗并送来化肥,还从技术、病虫防治等方面给予指导。

冯军脱贫后没有忘记乡亲,每到收获季节,他便聘请贫困户进园务工增加收入。“种夜来香并不难,种下后可连续收获3到4年,很划算。”目前,冯军的夜来香种植已扩至5亩多,且掌握了种苗培育技术,下一步他打算向更多贫困户推广种苗,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夜来香产业。

(记者 张武军)

新闻推荐

沙塘镇:产业园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

本报兴业讯7月10日,兴业县沙塘镇养鸡扶贫产业园向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发放中鸡1530羽,帮助贫困户发展家庭养殖,提升脱贫...

兴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