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百八大垌——— 兴业“小桂林”美如画

玉林日报 2017-07-19 11:05 大字

百八大垌在兴业县石南镇马塘和葵阳镇泉江村一带,这里风景旖旎,有兴业“小桂林”之称;走进百八大垌,这里一年四季风景美如画,革命故事激荡人心。

百八大垌在石南镇马塘和葵阳镇泉江村一带,是地势平坦广阔的田垌。田垌的南面和西面是拔地而起的群山,质地为石灰岩和白云岩,山上长满了低矮的常绿灌木。第一次走入百八大垌,是到泉江村参观彭希祖故居而来的。踏着春草的鹅黄,映入眼瞭的是点缀在大片绿野中红紫相间的绿肥花,东南面山峰笼罩在一层淡淡的薄雾下,若隐若现,百八大垌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巨大的桂林山水泼墨画。

彭希祖故居位于百八大垌卧龙山的北边,为一座三进三开间的古建筑,青砖包墙、灰瓦盖顶,灰沙压脊、垂脊翘峨,屋顶为硬山顶,入门左边为一幅巨大的照壁,照壁墙上设马头墙,墙上雕有灰塑浮雕,图案为山水花鸟,颜色鲜艳不退。彭希祖是清代兴业县当中三名进士的其中之一,为清朝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恩科榜录第三甲第六十五名,任山西省汾阳、五寨、灵丘、临晋等县知县。村民们说:“彭希祖之所以高官厚禄,全靠百八大垌卧龙山的保佑。”我没有结论,只是微微一笑,算是对淳朴乡亲们的回答。

第二次走入百八大垌,是立夏时节与领导进行桂东南武装起义羊顶坳伏击战、王舍石伏击战遗址的一次调研。我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只见大片大片的稻禾绿如碧浪,随风轻灵摇动。远观之,远处奇峰林立,有的像笔架,有的像驼峰,有的像官帽。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苍翠的工笔风景画,使人有了置身于桂林阳朔田园之错觉。

村支书带领我们沿着一条两边种着柏枝树的泉江村道来到彭懋桂故居,只见故居门前墙上镶着“桂东南起义彭懋桂故居”。我们往故居里一看,后厅堂已经崩塌,堂前地上残砖烂瓦,芳草萋萋,物已人非,但革命烈士的精神仍在。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往昔无数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村支书带领我们攀登王舍石,寻找当年彭懋桂率领起义队伍用龙狗炮轰打“白兵”的石战壕。我们一边沿陡峭的山路前进,一边听村支书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传奇的民间故事:明末清初的时候,兴业仍为南明政权的管辖下,北了。一条宽敞的机耕路从石南镇马塘村笔直延伸到葵阳镇泉江村,弯弯曲曲的大陂江贯穿田野,灌溉着广袤的农田。田野里鞠躬忙碌的身影,组成了百八大垌里的一幅动态画。

第三次走入百八大垌,已是秋收时节,蓝天白云朵朵,白鹤展翅飞翔,广袤的百八大垌上大片金黄的稻浪随风摇曳,几匹收割机在田垌上来回奔驰,到处都有人们忙碌的身影,好一派丰收喜人的景象。这时,我耳边仿佛响起了白玛多吉演唱的《风吹麦浪》,情不自禁地哼起“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与我一起来的画家朋友则欣喜架设画架,搁上画布,把百八大垌的美景纳入画中。

我再次登上王舍石的顶峰,俯览百八大垌波澜壮阔的稻海,稻海的金黄和鞠躬的身影与南面西面翠绿的群山拼成了一幅喜人的秋收画卷。

走进百八大垌,一年四季风景各异,多姿多彩美如画。

新闻推荐

七岁小姑娘心愿实现—— 两套裙子给她带来快乐

星愿回放:本报6月20日“星愿桥”栏目刊发的《七岁小姑娘想要一条粉色裙子》见报后,周惠欣小朋友的身世及她向本报说出的小小心愿牵动了许多爱心市民的心。当天下午,一位市民朋友给本报记者来电话:“...

兴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