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岭南“撂荒地”上:哈密瓜飘香 ——兴业县石南镇韦鸣村九兄弟在玉林首吃“螃蟹” 尝试种植哈密瓜获得成功

玉林日报 2017-07-17 11:35 大字

“妈妈快看,哈密瓜怎么是挂在‘树\’上的,好奇怪哟……”“现在摘哈密瓜的人太多,我怕你来晚了摘不到大的了,你开车快来嘛……”7月16日一大早,位于兴业县石南镇韦鸣村的哈密瓜种植大棚就开始热闹起来。这里,人头攒动,前来摘哈密瓜买哈密瓜的、看风景的人比肩接踵。

在人们的印象里,黄灿灿、香甜可口的哈密瓜都来自新疆,谁能想到咱岭南地界上也能长出这稀罕物来呀!

村里撂荒地多,何不弄个哈密瓜基地

“喏,找他!”陪同采访的兴业县作家龙翔与何每告诉记者,弄出这“动静”来的,是石南镇韦鸣村的九兄弟。其中梁晓刚随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哈密瓜对咱南方来说是稀罕物,请问你们怎么会想起种哈密瓜的?”记者问道。

梁晓刚说,他们九兄弟(含堂兄弟)原来在家养鸡的养鸡,种地的种地,外出打工的打工,职业可谓五花八门,他自己原来则是搞工程安装的。说到这个哈密瓜基地落户韦鸣村,他说全是“机缘巧合”。大哥梁新原来养鸡,自然有很多鸡粪——这是很好的有机肥。前两年,梁新把发酵处理过的鸡粪送到武鸣县,那里就有哈密瓜种植基地。看到地里结满了黄灿灿的哈密瓜,当时他怔了一下:“咱南方也可以种哈密瓜?”向来敢想敢做的梁新突然动了心思。他找到自治区农业厅的专家,咨询兴业县能不能种哈密瓜。于是乎,自治区农业厅的专家下来考察了。结果,专家认为韦鸣村的沙质土壤通透性好,有机质丰富,pH值也合适,完全适合种植哈密瓜。更加可喜的是,专家愿意为这个哈密瓜基地无偿提供一切技术援助。

说起种植土地,梁新则有种“捡到宝的感觉”。村里的青年外出打工的打工去了,留下来的老人年纪大了,无力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即使勉强为之,也种不了几亩地,因此村里很多田地长年累月杂草丛生,都撂荒了,让人看了心痛。自然,租地种瓜不是难事。

于是,九兄弟一合计,决定“第一个吃螃蟹”,弄一个哈密瓜种植基地。

哈密瓜岭南安家,最初时“水土不服”

说干就干!今年3月,以梁新、梁晓刚为首的九兄弟开始行动了。他们合计,建这个基地不是短期行为,必须上规模上档次,必须高大上。于是,他们九兄弟以合作社的形式,首先成立了兴业县石南镇韦鸣村佛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他们在韦鸣村以1000元/亩的价格租了50多亩连片撂荒地;投资修路、接水接电、花3万多元建了一个长期的“根据地”——钢制结构的二层办公住宿楼;耕地耙地,施放有机肥;搭建先进的大棚……与此同时,他们专门派出两人到自治区农业厅学习哈密瓜种植技术。

3月耕地,4月下种,发芽。很快,嫩绿的哈密瓜苗爬满了大棚的钢架,看上去生机勃勃。这时,问题也来了,地下害虫、瓜蚜、种蝇、金针虫、地老虎、蓟马、红蜘蛛和蚜虫等,这些虫害开始蠢蠢欲动了。他们用了很多招防治病虫害——在大棚周围种草,利用气味驱赶;在大棚旁边放上板,在板上抹上蜜糖;另外,还有的放矢考虑引进害虫“天敌”……

梁晓刚说,其实在南方种植哈密瓜是有风险的,这主要是因为,南方雨水多,而哈密瓜的根系最怕雨水。还有,哈密瓜要甜就得阳光充足气温高,这就必须建大棚……好在这些问题他们在专家的指导下一一解决了。他说,真的多亏了自治区农业厅的专家,他们随叫随到,还是无偿援助。

心血换得果飘香。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如今的哈密瓜基地里,哈密瓜黄灿灿的,一个个吊坠在大棚里,让人看了好欢欣!

“今年投资近100万元,哈密瓜结得再多,今年也难收回成本了……”梁晓刚说,好在大棚里还有西瓜、各种蔬菜。

“明年,哈密瓜基地会有更大的动作!”这个身材黝黑、敦厚的汉子,对南方种植哈密瓜还是充满了信心。

新闻推荐

兴业举行第二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签约投资合同项目8个

本报兴业讯近日,兴业县举行2017年第二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仪式上,兴业县人民政府与投资方签约了投资合同项目8个达50亿元;框架协议项目2个达40多亿元。据了解,签约的8个投资合同项目分...

兴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