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抱团发展 走产业脱贫路

玉林晚报 2017-05-12 11:55 大字
李英彪在查看沙糖桔的挂果情况日前,记者在兴业县蒲塘镇炉岭村行路冲看到,占地100多亩的李英彪种植合作社沙糖桔种植基地里,合作社的负责人李英彪正在观察沙糖桔的挂果情况。“今年将是一个丰收年。”李英彪看着枝头上密密麻麻的已有小拇指大小的沙糖桔兴奋地说。

近年来,炉岭村通过各种方式,鼓励村民抱团发展种养业,让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都选择了回乡创业,目前村里发展了10多个种养合作社。

技术能手甘当领头雁

“这些沙糖桔才种植三年,现在树冠三个成年人都合抱不过来了。”李英彪对记者说。沙糖桔果子结得密密麻麻,李英彪掀开其中一株沙糖桔的枝叶,发现里面的枝头同样挂满了果子,“待到果子成熟时,枝头将被压弯。”李英彪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他说,按照目前的挂果情况看,平均每株产量在50公斤左右,合作社共有沙糖桔4400株。如果按照去年沙糖桔的价格6元/公斤算,第一年收益就达100多万元。

“有广东的老板来看过这些沙糖桔后,愿意以120万元的高价转包下来。”李英彪说,广东老板一共来参观了三次他的果园,对他所种植的沙糖桔非常看好,并实地讨教了种植技术。

三年前,李英彪到桂林一个沙糖桔基地参观后,觉得种植沙糖桔大有可为。于是投资60多万元,承包山地种植4000多株沙糖桔。为了带动村民发展,他成立了“李英彪种植合作社”,目前已有20多户村民加入一起种植。合作社除了沙糖桔外,还种植甘蔗、沃柑等。“农户加入合作社后,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而且也不用担忧销售等问题。”李英彪说,他要继续发动村民加入合作社,一起创业致富。

“环境好了,年轻人都喜欢回村里创业了”

“像李英彪这样学到技术后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一起发展种养业的种养能手在村里为数不少。”炉岭村支书卢宗荣说。

养鱼能手赖鸿波以前在单位开车,当了十几年司机的他一个偶然的机会学到了一手过硬的养鱼技术后,毅然回到村里承包鱼塘30亩,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5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发展养殖。

记者来到赖鸿波合作社的时候,他正在前往浦北的路上,要去考察官塘草鱼的养殖情况,他打算带领更多村民养殖这种目前市场价格高达40元/公斤的草鱼。赖鸿波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将扩养鸡、鸭等,并在村里投建一个农家乐。

炉岭村是兴业县的贫困村。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随着村里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很多人都选择回乡创业。

“以前村里连主道都是泥路,农资运不进来,农产品也运不出去,制约着村里的发展。”卢宗荣说,现在炉岭村不但所有的主道全部硬化,连通往各家各户的小道硬化率也超过了90%。村里所有农田均为“三面光”的排灌渠,有的还硬化了基耕路,村民耕种方便了,收获农作物也方便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

群众抱团脱贫致富已成为了炉岭村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今年,炉岭村与兴业英丰水稻合作社合作,建立了优质稻富硒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共有水稻种植面积1500亩,种植家福香一号、百香139、桂育九号、特优2278和鼎优华占等优良品种。所有社员均享受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免费的化肥、生物农药等,种出来的稻谷合作社还将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钱回收,同时,每亩还补贴200元。“炉岭村的水田硒含量较高,村委正是看到这种优势,与英丰水稻合作社合作,提高社员的收益。”卢宗荣说,现在村里成立的种养专业合作社不仅能带领更多贫困户走上产业脱贫的道路,还给村民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

“为了带领村民脱贫,村委从项目、资金、销路等多方面为各个合作社出谋划策,引导更多群众加入到产业发展中来,扩大产业规模,拓宽产业发展道路,保障群众人人都成致富能手。”卢宗荣说,下一步,炉岭村还将利用村里养殖业发达的资源,投建一个有机肥料厂,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成为股东,共同致富。

(记者 王耀前 卢远诚)

新闻推荐

好人梁书进

一贫如洗的梁书进为小旺的治疗费发愁。放学了小旺拄着拐杖回到家门,梁书进上前迎接。玉州区大塘镇三和村有一位73岁老人,年轻时自学中医,几十年来给很多乡亲看过病,分文不取。他还与几个非亲非故的人...

兴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