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和美”小山村

玉林日报 2014-01-30 01:34 大字

有人说,“公和”就是公平和谐。走进兴业县山心镇公和村,映入眼帘的是规划整齐的漂亮农舍,硬化道路连接家家户户,清澈的自来水流进农家,家家院中欢声笑语,显得格外温馨和谐。

公和村是玉林市唯一的少数民族革命老区村,全村5200多人,其中壮族人口近2300人。生活在这里的壮、汉两族群众亲如一家,村民互相帮助蔚然成风。

向善的力量

年关临近,公和村十二叉塘屯的村干部们又开始忙碌起来。“我们正在统计村里8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数,准备大年初一给他们每人派发300元的‘新年利是\’。”十二叉塘屯人、公和村文书李德寿说,给村里老人发“新年利是”,已是十二叉塘村坚持了多年的传统。慰问资金来源于“十二叉塘爱心互助基金会”,这个5年前由村民自发成立的“福利爱心基金会”,帮助村里解决了许多难事,成为农村新风尚。

2009年春节期间,该屯在南宁经商的共产党员李观林向村民发出倡议,成立了“十二叉塘爱心互助基金会”。主要是对本屯考上高中、大学的学生予以奖励,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同时还帮扶困难村民家庭。

爱心基金会成立5年来,为村里和谐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村民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人人讲团结,左邻右舍讲和谐。

村中硬化水泥路资金缺口,人人捐钱,个个投工投劳,没有等靠要国家一分钱。村民你帮我、我帮你蔚然成风,空巢老人有人照顾,留守儿童有人关心。

当谈及爱心互助基金会曾伸出的援助之手,村民李曼平的堂兄李松维十分感动。

2012年4月,在广东工作的李曼平被检查出患了职业病,急需数万元的治疗费用,这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得知这一情况后,村爱心互助基金会通过电话,第一时间发动本村在广东的爱心老板进行捐助,仅半个小时就募捐到了数千元。

“尽管后来他还是离开了,但大家对我们的无私帮助,我们一直铭记于心。”李松维如是说。

公和村村支书罗荣初告诉记者:“成立爱心互助基金会,就是更好地发展公益事业造福村民,做到自己村的事自己办,群众的事帮着办,家庭的事村民自发帮着办。”

在“十二叉塘爱心互助基金会”这面旗帜的带动下,公和村其他片区也相继成立了爱心互助基金会,形成了一股向善的力量。

“兄弟”的情谊

“在公和村,不分壮族、汉族,我们是‘一大家子\’。”罗荣初告诉记者,平日里,壮、汉两族的关系亲如一家,早结下一份“兄弟”般的情谊。公和村曾屋屯有一条"兄弟"桥。这座桥见证着壮、汉族一家亲的"手足之情"。

曾屋屯,位于公和村村委会对面,虽然与村委会的直线距离不过约300米,但由于中间横跨一条小河流,且一直没建设桥梁,致使曾屋屯200多名汉族村民出入非常不方便,得绕行大约两公里才能到达村委会。

"记得小时候上学时,由于没有桥,只能绕行才能过到对面,很多时候,我们宁愿涉水过河,遇上天冷时就脱掉鞋袜……"回忆起过去,村民曾惠萍感慨不已。

2008年,公和村计划修建一条桥,方便曾屋屯的村民出入。但建桥需要占用到部分壮族村民的耕地。

刚开始,村干部很是担心需占用耕地的村民不配合,决定好好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并承诺会给予一定的赔偿。

没想到,结果很意外。听说要修桥,大家都表示要无偿把地捐出来,不仅如此,还要捐钱。

"我们都是一家人,把'家'建好,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许多无偿捐献土地的村民希望,这座便民桥能早日建好。在大伙的努力下,当年,这座长24米的曾屋桥顺利建好。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这里的老百姓的幸福,更看到他们把这种幸福感转化为发展经济的干劲儿--目前,公和村陆续开建的旺山自然屯文体广场和十二叉塘文体中心及老人协会办公场所等,幸福和谐的画卷不断延展……

新闻推荐

一个“不发工资”的公司 为发展村旅游资源,兴业县石南镇谭村的热心村民凭着一腔热忱,无偿为村里办事——

挂灯笼、摆花盆、打扫卫生……1月27日一大早,兴业县石南镇谭村村民谭鉴林便与几名村民在谭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里忙开了。“今天是我值日,准...

兴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和美”小山村